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关系如何?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的三个维度。

第一,中国***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应运而生,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因此,中国***人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地位,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

第二,中国***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中国***人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对待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一方面,反对割断历史、虚无历史,坚持正视历史、尊重历史,承认今日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现实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另一方面,坚持一分为二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既认识到其对中国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认识到其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现实意义,又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地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到了后来越来越成为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思想束缚。对于近代中国而言,仅仅依靠中华传统文化自身的力量已经解决不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问题,而是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和中国***的诞生恰逢其时、势所必然。

第三,中国***人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国***人坚持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坚持对其中的思想精华、优秀成分,结合时代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挖掘、阐发;坚持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同我们正在从事的实践相结合,同我们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联系,做到古为今用、以古鉴今,真正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政育人的作用;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努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好、弘扬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块肥沃的文化土壤里,得以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开花结果,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其突出的革命精神,激活了中国历史传统中“救民于水火”以及“救民于倒悬”的精神因子,激发出中华民族志士仁人骨子里的“浩然正气”,他们反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发扬“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精神,不屈不挠,积极奋进,解内忧、抵外患,挽救民族危亡,最终建立了新中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比如中国书法、中国画、中国舞蹈、中国音乐、中国茶道、中国民俗等。

1、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瑰宝。

2、中国画。中国画简称“国画”,是中国创造的具有悠久历史与鲜明民族特色的绘画,以线条为造型的主要手段,并讲究用笔、用墨的技巧。

3、中国舞蹈。中国舞蹈是以人体动作、姿态、手势、表情为主要表现手段,借助舞蹈道具进行表演的艺术。

4、中国音乐。中国音乐以独特的民族乐器和美妙的音乐旋律,被誉为“东方音乐之都”。

5、中国茶道。中国茶道是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是中华茶文化的核心与灵魂。

6、中国民俗。中国民俗是中华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自己创造并广泛传承的民间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融儒墨道法家多元思想,讲的道是一种代代相传的相对稳定被当作是正确的一系列准则总体为体系的哲学文化。

本文来自作者[访客]投稿,不代表汇盛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s59.cn/hs/2713.html

(10)
访客的头像访客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访客的头像
    访客 2025年08月05日

    我是汇盛号的签约作者“访客”

  • 访客
    访客 2025年08月05日

    本文概览: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的三个维度。第一,中国***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应运而生,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带领...

  • 访客
    用户080503 2025年08月05日

    文章不错《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关系如何?》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