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临床护理指导:小儿心跳呼吸骤停

心跳骤停是指血流不能自然地流出和流人心脏。呼吸骤停就是指心(心脏)和肺(肺部)停止活动——心脏不搏动,人停止呼吸。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窒息

 2.突发意外事件

 3.心脏病

 4.药物中毒和过敏

 5.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

 6.医源性因素

 7.婴儿猝死综合征

 二、病理生理

 1.缺氧

 心跳呼吸骤停首先导致缺氧,心肌对缺氧十分敏感,缺氧可导致心肌劳损、心肌收缩力减弱,严重时心率减慢,心排血量减少,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和代谢性酸中毒,从而抑制心肌收缩力,可使心脏出现心室纤颤而致心脏停搏。

 2.二氧化碳潴留

 引起呼吸性酸中毒,C02浓度增高可抑制窦房结的传导,导致心动过缓和心律不齐,并直接抑制心肌收缩力。C02潴留可引起脑血管扩张,导致脑水肿。

 三、临床表现

 1.神志突然丧失,面色苍白或青紫,颈动脉及股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出,心音消失;

 2.短暂抽搐,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3.心跳、呼吸相继停止,大小便失禁

 四、辅助检查

 心电图显示:①心脏完全停跳,呈一水平直线或仅有P波②缓慢而无效的心室波③室颤

 五、治疗原则

 现场分秒必争地实施复苏抢救。抢救措施可归结为以下六点:

 A(airway),气道通畅;

 B(breathing),建立呼吸;

 C(circulation),胸外心脏按压;

 D(drugs),药物治疗

 E(ECG),心电监护;

 F(defibrillation),消除室颤

 六、护理措施

 1.呼吸复苏

 (1)开放呼吸道

 (2)人工呼吸 婴儿20次/分钟,儿童15次/分钟

 2.心脏复苏,建立血循环

 (1)胸外心脏按压:

 部位:胸骨下切迹上2横指上方,或婴儿*连线与胸骨交点下1横指处,或胸骨中下1/3交界处

 方法:年长儿(双手掌法)幼儿(单手掌法)婴儿(双拇指重叠环抱按压法)新生儿(环抱法或单手食指、中指按压法)

 频率:儿童新生儿120次/分,婴幼儿及儿童为100次/分

 胸廓下陷幅度:儿童2-3cm,婴幼儿1-2cm

 胸外按压与人工通气之比:单人15:2,双人30:2

 (2)按医嘱用复苏药物:首选肾上腺素,其次是利多卡因

 (3)除颤 在心搏骤停2分钟内或基础生命支持2分钟后以2J/kg的功率除颤

 心脏复苏成功的标志:

 ①扪到颈、肱、股动脉跳动,测得血压>60mmHg

 ②听到心音,心律失常转为窦性心律

 ③瞳孔收缩

 ④口唇甲床颜色转红

 只有出现以下指征,且进行了30分钟以上的CPR者才可以考虑停止CPR

 (1)深昏迷,对疼痛刺激无任何反应

 (2)自主呼吸持续停止

 (3)瞳孔散大,固定

 (4)脑干反射全部或大部分消失

 (5)无心跳和脉搏

 3.脑复苏

 ①氧疗:6小时内可用纯氧,6小时后氧疗浓度不要超过60%,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简易呼吸器、机械人工呼吸、机械人工循环;

 ②人工冬眠疗法:应在5分钟内(最晚不超过半小时)给患儿头部置冰帽和冰敷体表大血管走行处,配合人工冬眠药物;

 ③降低颅内压;

 ④保护和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的应用。

 4.复苏后的护理

 (1)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血气及电解质的变化;

 (2)注意神志、精神、瞳孔及周围循环的变化并记录。

 (3)加强呼吸管理,定时湿化呼吸道,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4)维持有效循环及水电解质平衡,准确记录出入量,保证热量供给;

 (5)维持正常体温;

 (6)做好口腔、鼻、眼及皮肤护理,防止感染。

 (7)备好一切急救药品

 (8)做好患儿家长工作,消除恐惧心理,以便配合急救。

本文来自作者[访客]投稿,不代表汇盛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s59.cn/hs/3101.html

(5)
访客的头像访客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访客的头像
    访客 2025年08月08日

    我是汇盛号的签约作者“访客”

  • 访客
    访客 2025年08月08日

    本文概览:心跳骤停是指血流不能自然地流出和流人心脏。呼吸骤停就是指心(心脏)和肺(肺部)停止活动——心脏不搏动,人停止呼吸。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窒息  2.突发意外事件  3....

  • 访客
    用户080803 2025年08月08日

    文章不错《儿科临床护理指导:小儿心跳呼吸骤停》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