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中医养生:零基础学舌诊(第六讲:阳虚体质典型舌象)”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医养生:零基础学舌诊(第六讲:阳虚体质典型舌象)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往期回顾:
中医 养生 :零基础学舌诊(第一讲:舌形和舌面)
中医 养生 :零基础学舌诊(第二讲:舌头的大小)
中医 养生 :零基础学舌诊(第三讲:舌苔的厚度)
中医 养生 :零基础学舌诊(第四讲:舌苔的颜色)
中医 养生 :零基础学舌诊(第五讲:气虚体质典型舌象)
舌为口腔中主要器官之一,是由很多横纹肌组成的肌性器官,外表被有特殊的粘膜,尤其舌背粘膜是组成舌苔的主要部分。舌的血管和神经分布极其丰富,其粘膜上皮薄而透明,故能十分灵敏地反映机体的变化、消化系统和体液的变化。
正常舌象
淡红色舌质 :由于粘膜下层及肌层中血管及血运十分丰富,使舌肌呈红色,透过一层白色明带有角化的粘膜面,而形成正常的淡红色舌质。
薄白苔 :由舌的丝状乳头末端角化树及其空隙中的脱落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渗出细胞等形成。
阳虚体质典型舌象
1 胖嫩舌,质淡白
舌质:淡白
舌体:胖嫩
舌苔:白色
这种舌象大多是由于脾胃虚寒、气血不足形成的。
2 淡胖舌,有齿痕
舌色:淡
舌苔:白
舌体:胖大且边缘有齿痕
此类舌象大多见于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慢性消耗性疾病。
3 舌色淡,苔白腻
舌色:较淡
舌苔:白腻
舌体:胖大
此种舌象多由于寒湿内停,痹阻经络所致。寒湿之邪侵袭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故腰部冷痛重着。
4 胖淡舌,淡白苔
舌色:较淡
舌体:娇嫩
舌质:胖淡
该舌象患者或有形寒肢冷、腰痛脚软、头昏、眼花、气短、四肢无力、身体疲乏、便溏、溲清等症状。
5 胖嫩舌,薄白苔
舌质:较嫩
舌体:柔软
舌面:光洁滋润
这种舌象多主虚证、寒证、湿证。
敬请期待:
中医 养生 :零基础学舌诊(第七讲:阴虚体质典型舌象)
往期回顾:
中医 养生 :零基础学舌诊(第一讲:舌形和舌面)
中医 养生 :零基础学舌诊(第二讲:舌头的大小)
中医 养生 :零基础学舌诊(第三讲:舌苔的厚度)
中医 养生 :零基础学舌诊(第四讲:舌苔的颜色)
中医 养生 :零基础学舌诊(第五讲:气虚体质典型舌象)
西安坤元堂 健康 管理有限公司
舌头能看出脾胃问题?中医教你一招,帮你快速辨舌苔
十二句舌诊口诀如下:
1、舌尖红,心火旺,舌边红,肝火旺。
2、舌中黄,脾胃热,舌根黄,肾阴虚。
3、舌苔白,寒湿重,舌苔黄,湿热重。
4、舌苔厚,痰湿多,舌苔薄,气血虚。
5、舌体胖,痰湿重,舌体瘦,气血虚。
6、舌边齿痕,脾虚湿盛,舌中裂纹,气阴两伤。
7、舌下静脉粗,瘀血阻络,舌下静脉细,气血不足。
8、舌色淡白,气血不足,舌色深红,热病入营。
9、舌色紫暗,瘀血阻络,舌色青紫,寒凝血瘀。
10、舌色偏红,热病在表,舌色偏黑,热病在里。
11、舌色偏黄,湿热内蕴,舌色偏白,寒湿内阻。
12、舌色偏蓝,气滞血瘀,舌色偏绿,风热上扰。
舌诊的注意事项如下:
1、保持口腔清洁:在进行舌诊前,应先漱口或刷牙,以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口腔内的细菌和异味影响舌象的判断。自然光线下观察:舌诊应在充足的自然光线下进行,以便更清晰地观察舌头的颜色和形态。避免在昏暗的环境下进行舌诊,以免影响判断的准确性。
2、观察舌头的整体情况:在观察舌头时,应先观察舌头的整体情况,包括舌头的大小、形状、活动度等。然后再观察舌头的颜色、苔质等细节。注意舌头的变化:舌诊时应特别注意舌头的变化,如舌头的颜色、苔质、形态等是否有异常。
3、结合其他症状进行综合分析:舌诊只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依据。在进行舌诊时,应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等其他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以便更准确地判断病情。注意个体差异:舌象的正常范围因个体差异而异,因此在进行舌诊时,应注意个体差异。
舌藏在口腔中,好像可以外露的内脏。中医认为,舌头能客观地反映出人体整体的 健康 状况。
我们平常如果能经常运动舌头,可以 加强内脏各部位的功能,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强健身体。
根据以上不同的舌象表现,再结合闻、问、切等其他诊断手法,中医就可做出综合分析,进行个体化的辨证施治。
1、舌苔厚,有口气
一个人如果常年舌苔很厚,而且有口气,一般说明胃有点小问题。
如果目前没有其他不舒服的感觉,可以先从 饮食起居调养 入手。保持生活规律,情志舒畅愉快。
除此之外,还可以多吃些容易消化的食物, 多吃蔬菜、水果 。少吃肥腻、油炸食物,最好不喝酒、不吸烟。
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异常的舌苔和口气将有望自愈。
2、舌苔发黑,黏腻
如果仅仅是舌苔发黑或黏腻这种异常的舌苔,而舌边尖呈正常的淡红色,且 无其他明显不适,也可能属于“染色”现象。
考虑患者可能是吃了某些容易着色的食物,或服用了某些药物。比如服“丽珠得乐”,像这种情况也可能出现黑苔,而且大便也会发黑。
还有服用 抗生素 ,有时也可能出现黑苔。这种情况不属病态,所以大家不必紧张。
但如果是平时胃病较重的患者,在观察到黑苔时就要警惕。
如果舌边尖呈现出 深红色,甚至发青、发紫 ,则说明病情加重,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3、舌苔花剥
有的人舌面上出现了不规则的一块块“地图样”改变, 有的地方有薄苔,有的地方光滑无苔 ,这叫“地图舌”。
有这类舌象的患者,如果没有任何的不适感觉,多属于生理性改变,不需治疗。
如果长期有胃病或其他慢性疾病,以前从未见过这样的舌象,忽然出现了“地图舌”,那么这多属于 阴虚 表现。
此类患者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也可以喝一喝 西洋参茶 ,能促进身体恢复 健康 。
4、舌头有裂纹
还有的人舌面上出现了许多“裂纹”,多数无舌苔,这种称“裂纹舌”。
如果没有不适感,也属于生理性的,这种不需要治疗。
但如果在重病后,出现 裂纹舌,舌红无苔,且有不适感,属于阴虚 ,则需要配合药物治疗。
5、舌边有齿印
有的人身躯肥大,舌体也胖大,舌边有齿印,舌苔薄白。
如果身体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则属于太胖的缘故。中医理论认为“胖人多痰湿”, 胖人的脾胃运化功能相对不足,食物的消化吸收也容易出现障碍。
那么,这些人就要少吃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清淡的食物,适当运动。
如果 舌苔白、厚腻,舌边有齿印,不思饮食,腹胀满,便溏薄。
那么这种就属于痰湿过盛,所以此类患者在进清淡易消化食物的同时,还应该配合药物治疗。
6、舌红,苔厚,便秘
有的人几天 不解大便,口臭、舌苔厚、舌边尖红、尿黄,此属于胃火盛。
胃中火热内盛,浊气上逆、熏蒸口舌,所以便会出现口臭、舌苔发黄、热伤津液、肠道失润,所以才出现大便干结。
此时可以 服用大黄、黄连、黄芩、山栀 之类的中药清热泻火。
在饮食上需忌酒、忌食辛辣热性食物,比如辣椒、羊肉等。平时应多吃蔬菜、水果和清淡食物,多喝水。
关于“中医养生:零基础学舌诊(第六讲:阳虚体质典型舌象)”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访客]投稿,不代表汇盛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s59.cn/hs/1249.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汇盛号的签约作者“访客”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中医养生:零基础学舌诊(第六讲:阳虚体质典型舌象)”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医养生:零基础学舌诊(第六讲:阳虚体质典型舌象)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文章不错《中医养生:零基础学舌诊(第六讲:阳虚体质典型舌象)》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