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写给白居易的诗

网上有关“元稹写给白居易的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元稹写给白居易的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白居易和元稹初识时,白居易32岁,元稹25岁,当时二人意气风发,同科及第,又一起初入仕途,这就是同学间的友情。那时的两位诗坛巨匠,在那偌大的长安城,一起读诗,一起喝酒,连喜得贵子也是同一年,何等的潇洒。

可没过多久,先是元稹被贬至四川达县,白居易痛心疾首,写下了“枕上忽惊起,颠倒着衣裳”,因为震惊兄弟遭难,连衣服都会穿错。五年后,重病卧床的元稹听说白居易也被贬为江州司马,心中悲痛万分,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年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这首诗短短28字,写尽两人半生的兄弟情,其中9个字更是令人心碎。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唐.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作此诗时,元稹36岁,已被贬至四川5年之久,在这5年里他受尽磨难,多病缠身,却仍心系好友白居易。听闻白居易因得罪权贵补贬,想到昔日看尽长安花的兄弟,和自己一样都沦落至此,心中的悲凉油然而生,作下此诗。诗的大意是:在那残灯眼看就要无焰熄灭时,眼前一片暗影飘荡,只因今晚忽然听说兄弟你被贬谪到九江。正值大病垂死中的我,惊得猛然从床上坐起,只觉得那暗风将寒雨吹进门窗。

诗的第一句,无一句悲字,却处处是悲。“残灯”是悲,“无焰”是悲,“影幢幢”也是因为噩耗传来,眼前的一切对于他来说,满眼是悲。第二句,则是讲悲凉中自己惊坐,“垂死病中惊坐起”是历来受追捧的一句,被称神来之笔,流传千年,9个字道尽二人一生的友情,令人心碎。“垂死”虽是夸张,也可见他内心的绝望。从前自己虽处荒凉之地,好在好兄弟还在长安,心里也能得些许安慰。如今这一慰藉都成泡影,诗人心里的悲伤令他绝望如垂死。最后以“暗风吹雨入寒窗”落笔,无暗风和吹雨,对于诗人来说,是萧条的景色,更是悲愤的心情。

这首诗传到白居易手中,他感动不已,后来他回忆此诗时说:“至今每吟,犹恻恻耳”。好在5年后,白居易终于被召回长安,从此也算是顺风顺水,一直做到太子少傅,活到74岁。而好友元稹,却一身坎坷,连续被贬四次,53岁就与世长辞。白居易含泪为元稹写下墓志铭,洋洋洒洒数百字,字字都是泪。至此,这对唐代诗坛最要好的诗人,便做完了那一世的兄弟。

世人都说,元稹一生风流,对女子多有亏欠,但他却把一生的真挚都给了白乐天,他们之间的友谊不但在大唐是佳话,也因为他们的诗句,令现在的我们动容。对于元白,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与小编讨论!

《重赠》

唐代:元稹

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

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

你知道哪些因为一首诗引发的有趣故事吗?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这首著名的宝塔茶诗是因为白居易要升任东都洛阳,元稹与王起诸公举行欢送会。宴席上各以“一字至七字”作一首咏物诗,标题限用一个字。

作者从自然可见的茶叶外形描写起,生发到茶道的意境和诗人的心态,从茶自身视角以拟人化手法写它与外界关系:

“香叶嫩芽”又专爱与“诗客僧家”为伴,让他们在品尝的过程中,忘却尘世的烦恼,达到超然物外的境界。

“根雕”与“罗织”则写茶叶的炒制与筛选步骤,“铫煎”与“碗转”两句,写出“铫子”煮茶、用“碗”转动漂去水面上的茶沫尘花之类。

末四句是全诗题旨所在,“夜后”与“晨前”说茶与晨昏相伴,与朝霞明月相处,夸张手法运用恰到好处。最后两句,点出茶道最高理想境界是:既能够“洗尽古今”,又能展望“醉后”的未来;既能拂去过去的不称心事,又会在忘却中“人不倦”,醉中有醒,警觉日后行为的指向,鞭策前进。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青年时家境贫困,贞元十六年(800)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授翰林院学士,先后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贬为江州司马,改杭州、苏州刺史,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倡导新乐府运动,强调“风雅比兴”。其诗语言通俗,与元稹齐名,世称“元白”。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晚年官至武昌节度使等职。死后追赠尚书右仆射。

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留下的千古名句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白氏爱茶,与元稹结成了莫逆之交。两人之间经常有诗歌唱和,即使两人分处异地,也经常有书信往来,并发明了“邮筒传诗”。一次,元稹出使到东川,白居易与好友李建同游慈恩寺,席间想念元稹,就写下了《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而此时正在梁州的元稹也在思念白居易,他在同一天晚上写了一首《梁州梦》: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

后来两人都先后遭贬,分别被放置外地做官。于是他们经常联络,互相鼓励和慰藉。如白居易所说的那样,两人终其一生都是友情极其深厚的“文友诗敌”。白居易有诗写道: “君写我诗盈寺壁,我题君句满屏风;与君相遇知何处,两叶浮萍大海中。”

白居易这样评价元稹“所得惟元君,乃知定交难”,并说他们之间的友谊是“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衡门相逢迎,不具带与冠。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不为同登科,不为同署官。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而元稹对白居易关心,更凝结成了千古名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整和白居易是唐代的一对至交好友,他们的感情非常亲密超越友情,他们把彼此看作世间唯一的知己。

最富传奇色彩的故事是,有一年元稹到东川出差,白居易还在长安,可是这一天两个人竟然各自写了一首诗。

元稹出差路上路过梁州,晚上做梦和白居易一起在曲江游玩。

是夜宿汉川驿,梦于杓直、乐天同游曲江,兼入慈恩寺诸院,倏然而寤,则递乘及阶,邮吏已传呼报晓矣。

元稹诗《梁州梦》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

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

而同一天,白居易就真的在曲江游玩!他和杓直(李十一)去曲江、慈恩寺,喝酒时想起元稹,估摸着他应该走到梁州了,也写了首诗:《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长安、梁州山水相隔,两人心灵感应“合若符契”,心有灵犀,真是千古佳话了。

关于“元稹写给白居易的诗”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访客]投稿,不代表汇盛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s59.cn/hs/1340.html

(12)
访客的头像访客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访客的头像
    访客 2025年07月24日

    我是汇盛号的签约作者“访客”

  • 访客
    访客 2025年07月24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元稹写给白居易的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元稹写给白居易的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白居易和元稹初...

  • 访客
    用户072411 2025年07月24日

    文章不错《元稹写给白居易的诗》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