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传热的辐射传热

网上有关“辐射传热的辐射传热”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辐射传热的辐射传热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两物体间辐射传热的速率可表示为:

[152-04]式中、分别为两物体的表面温度;[kg1]为一物体的表面面积;[kg1]为以为基准的角系数,代表一物体辐射出去的能量投射到表面的分率,它取决于两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相对位置;为总辐射系数,其值与两物体的黑度、大小、形状和相对位置有关。可以证明

=式中为物体2的表面面积;为以为基准的角系数,代表物体2辐射出去的能量投射到 上的分率。求取各种情况下的总辐射系数和角系数(见表[两种简单辐射传热系统的总辐射系数和角系数]),是辐射传热的

第六节辐射传热

4—6—1 基本概念

即(4-98)

或 A+R+D=1 (4-98a)

式中 A—物体的吸收率,无因次;

—物体的反射率,无因次;

D—物体的透过率,无因次。

图4—34 辐射能的吸收、反射和透过

能全部吸收辐射能,即吸收率A=1的物体,称为黑体或绝对黑体。

能全部反射辐射能,即反射率R=1的物体,称为镜体或绝对白体。

(1)灰体的吸收率A不随辐射线的波长而变。

(2)灰体是不透热体,即A十R=1。

4—6—2 物体的辐射能力和有关的定律

(4-99)

(4-100)

式中 —波长,m或/;

—单色辐射能力,W/m。

一、普郎克(Plank)定律

(4-101)

式中 T—黑体的热力学温度,K;

e—自然对数的底数;

c1—常数,其值为3.743*10W·m;

c2—常数,其值为1.4387*10m·K。

(4-102)

式中-黑体得辐射常数,其值为5.67*10W/(m.K)

Co-黑体得辐射系数,其值为5.67W/(m.K)

图4-35 黑体单色辐射能力按波长得分布规律

应与指出,四次定律也可推广到灰体,此时,式4-102可表示为

式中 C—灰体的辐射系数,W/(m·K)。

(4—104)

或(4—104a)

只要知道物体的黑度,便可由上式求得该物体的辐射能力。

三、克希霍夫(Kirchhoff)定律

克希霍夫定律揭示了物体的辐射能力正与吸收率A之间的关系。

图4-36 平行平板间辐射传热

q=E1-A1Eb

式中 q—两板间辐射传热的热通量,W/m。

当两板达到热平衡,即T1=T2时,q=0,故

E1=A1Eb

或 :

因板1可以用任何板来代替,故上式可写为

(4-105)

将式4-102代人式4—105中,可得

(4-106)

4—6—3 两固体间的辐射传热

图4-37平行灰体平板间的辐射过程

式中 q1—2—由板1向板2传递的净辐射热通量,W/m。

上式等号右边中为无穷级数,它等于,故

(4—107)

再以,及A1=1,A2=2等代人式4—107中,并整理得

(4—108)

或(4-108a)

式中 C1-2—总辐射系数。

对两很大的平行平板间辐射,则

(4—109 )

若平行的平板面积均为S时,则辐射传热速率为

(4—110)

(4—111)

式中 Q1-2—净的辐射传热速率,W;

C1-2—总辐射系数,其计算式见表4—13;

S—辐射面积,m;

T1,T2—高温和低温表面的热力学温度,K;

—几何因素(角系数),其值查表4—13。

表4-13 值与C1—2的计算式 序号 辐射情况 面积S 角系数 总辐射系数Cl—2 1 极大的两平行面 Sl或S2 12 面积有限的两相等的平行面 S1 <13 很大的物体2包住物体1 S1 14 物体2恰好包住物体1 SlS2 15 在3,4两种情况之间 S1 1此种情况的值由图4—39查得。

图4-38 一物体被另一物体包围时的辐射

4—6—4 对流和辐射的联合传热

现将辐射传热速率方程改变为与对流传热速率方程相同的形式,即

式中

(4—112)

或(4—112a)

式中,称为对流—辐射联合传热系数,其单位为W/(m·℃)。

(1)空气自然对流时

在乎壁保温层外(4-113)

在管或圆筒壁保温层外(4—114)

上两式适用于tw<150℃的场合。

(2)空气沿粗糙壁面强制对流时

空气的流速u≤5m/s:6.2+4.2u (4—115)

空气的流速u>5m/s:7.8u (4-116)

4—6—1 基本概念

物体以电磁波形式传递能量的过程称为辐射,被传递的能量称为辐射能。物体可由不同的原因产生电磁波,其中因热的原因引起的电磁波辐射,即是热辐射。在热辐射过程中,物体的热能转变为辐射能,只要物体的温度不变,则发射的辐射能也不变。物体在向外辐射能量的同时,也可能不断地吸收周围其它物体发射来的辐射能。所谓辐射传热就是不同物体间相互辐射和吸收能量的综合过程。显然,辐射传热的净结果是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了能量。

热辐射和光辐射的本质完全相同,不同的仅仅是波长的范围。理论上热辐射的电磁波波长从零到无穷大,但是具有实际意义的波长范围为0.4~20μm,而其中可见光线的波长范围约为0.4~0.8μm,红外光线的波长范围为0.8—20/μm。可见光线和红外光线统称热射线。不过红外光线的热射线对热辐射起决定作用,只有在很高的温度下,才能觉察到可见光线的热效应。

热射线和可见光线一样,都服从反射和折射定律,能在均一介质中作直线传播。在真空和大多数的气体(惰性气体和对称的双原子气体)中,热射线可完全透过,但对大多数的固体和液体,热射线则不能透过。因此只有能够互相照见的物体间才能进行辐射传热。

如图4-34所示,假设投射在某一物体上的总辐射能量为Q,则其中有一部分能量QA被吸收,一部分能量QR被反射,余下的能量QD透过物体。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得即

即(4-98)

或 A+R+D=1 (4-98a)

式中 A—物体的吸收率,无因次;

—物体的反射率,无因次;

D—物体的透过率,无因次。

图4—34 辐射能的吸收、反射和透过

能全部吸收辐射能,即吸收率A=1的物体,称为黑体或绝对黑体。

能全部反射辐射能,即反射率R=1的物体,称为镜体或绝对白体。

能透过全部辐射能,即透过率D=1的物体,称为透热体。一般单原子气体和对称的双原子气体均可视为透热体。

黑体和镜体都是理想物体,实际上并不存在。但是,某些物体如无光泽的黑煤,其吸收率约为0.97,接近于黑体;磨光的金属表面的反射率约等于0.97,接近于镜体。引入黑体等概念,只是作为一种实际物体的比较标准,以简化辐射传热的计算。

物体的吸收率A、反射率R、透过率D的大小决定于物体的性质、表面状况、温度及辐 射线的波长等。一般来说,固体和液体都是不透热体,即D=0,故A+R=1。气体则不同, 其反射率R=0,故A+D=1。某些气体只能部分地吸收一定波长范围的辐射能。

实际物体,如一般的固体能部分地吸收由零到的所有波长范围的辐射能。凡能以相 同的吸收率且部分地吸收由零到所有波长范围的辐射能的物体,定义为灰体。灰体有以 下特点:

(1)灰体的吸收率A不随辐射线的波长而变。

(2)灰体是不透热体,即A十R=1。

灰体也是理想物体,但是大多数的工程材料都可视为灰体,从而可使辐射传热的计算大 为简化。

4—6—2 物体的辐射能力和有关的定律

物体的辐射能力是指物体在一定的温度下,单位表面积、单位时间内所发射的全部波长 的总能量,用E表示,其单位为W/m。因此,辐射能力表征物体发射辐射能的本领。在相同的条件下,物体发射特定波长的能力,称为单色辐射能力,用E表示,若在至()的波长范围内的辐射能力为,则

(4-99)

(4-100)

式中 —波长,m或/;

—单色辐射能力,W/m。

若用下标b表示黑体,则黑体的辐射能力和单色辐射能力分别用Eb和来表示。

一、普郎克(Plank)定律

普郎克定律揭示了黑体的辐射能力按照波长的分配规律,即表示黑体的单色辐射能力随波长和温度变化的函数关系。根据量子理论可以推导出如下的数学式,即

(4-101)

式中 T—黑体的热力学温度,K;

e—自然对数的底数;

c1—常数,其值为3.743*10W·m;

c2—常数,其值为1.4387*10m·K。

式4—101称为普郎克定律。若在不同的温度下,黑体的单色辐射能力与波长进行标绘,可得到如图4-35所示的黑体辐射能力按波长的分布规律曲线。

由图可见,每个温度有一条能量分布曲线;在指定的温度下,黑体辐射各种波长的能量 是不同的。但在某一波长时可达到的最大值。在不太高的温度下,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为0.8~10的范围内,如图4-35(b)中所示。

二、斯蒂芬—波尔茨曼(Stefan-Boltzmann)定律

斯蒂芬—波尔茨曼定律揭示黑体的辐射能力与其表面温度的关系。将式4—101代入式 4—100中,可得

积分上式并整理得

(4-102)

式中-黑体得辐射常数,其值为5.67*10W/(m.K)

Co-黑体得辐射系数,其值为5.67W/(m.K)

图4-35 黑体单色辐射能力按波长得分布规律

式4-102即为斯蒂芬-波尔茨曼定律,通常称为四次方定律.它表明黑体得辐射能力仅与热力学温度得四次方成正比.

式中 C—灰体的辐射系数,W/(m·K)。

不同的物体辐射系数C值不相同,其值与物体的性质、表面状况和温度等有关。C值恒小于C。,在0~5.67范围内变化。

前已述及,在辐射传热中黑体是用来作为比较标准的,通常将灰体的辐射能力与同温度下黑体辐射能力之比定义为物体的黑度(又称发射率),用表示,即

(4—104)

或(4—104a)

只要知道物体的黑度,便可由上式求得该物体的辐射能力。

黑度值取决于物体的性质、表面状况(如表面粗糙度和氧化程度),一般由实验测定,其值在0~1范围内变化。常用工业材料的黑度列于表4—12中。

三、克希霍夫(Kirchhoff)定律

克希霍夫定律揭示了物体的辐射能力正与吸收率A之间的关系。

若板1为实际物体(灰体),其辐射能力、吸收率和表面温度分别为E1、A1和T1;板2为黑体,其辐射能力、吸收率和表面温度分别为E2(即为Eb)、A2(即为1)和T2。并设Tl>T2,两板中间介质为透热体,系统与外界绝热。下面讨论两板间的热平衡情况:以单位时间、单位平板面积为基准,由于板2为黑体,板1发射出的E1能被板2全部吸收。由板2发射的Eb被板1吸收了AlEb,余下的(1—A1)Eb被反射至板2,并被其全部吸收。故对板1来说,辐射传热的结果为

图4-36 平行平板间辐射传热

q=E1-A1Eb

式中 q—两板间辐射传热的热通量,W/m。

当两板达到热平衡,即T1=T2时,q=0,故

E1=A1Eb

或 :

因板1可以用任何板来代替,故上式可写为

(4-105)

式4—105为克希霍夫定律的数学表达式。该式表明任何物体的辐射能力和吸收率的比值恒等于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能力,即仅和物体的绝对温度有关。

将式4-102代人式4—105中,可得

(4-106)

比较式4—104a和式4—10b可以看出,在同一温度下,物体的吸收率和黑度在数值上是相同的。但是A和两者的物理意义则完全不同。前者为吸收率,表示由其它物体发射来的辐射能可被该物体吸收的分数;后者为发射率,表示物体的辐射能力占黑体辐射能力的分数。由于物体吸收率的测定比较困难,因此工程计算中大都用物体的黑度来代替吸收率。

4—6—3 两固体间的辐射传热

化学工业中常遇到两固体间的辐射传热。由于大多数固体可视为灰体,在两灰体间的 相互辐射中,相互进行着辐射能的多次被吸收和多次被反射的过程,因而比黑体与灰体间的辐射过程要复杂得多。在计算灰体间辐射传热时,必须考虑它们的吸收率(或反射率)、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及其相互间的位置与距离的影响。

现以两个面积很大(相对于两者距离而言)且相互平行的灰体平板间相互辐射为例,推导灰体间辐射传热的计算式。

参见图4-37,若两板间介质为透热体,且因两板很大,故从一板发射出的辐射能可以认为全部投射在另一板上。由于两平板均是灰体,其D=0,故A+R=1。

图4-37平行灰体平板间的辐射过程

假设从板1发射出辐射能E1,被板2吸收了A2E1,其余R2E1[或(1-A2)E1]被反射到板1.这部分辐射能R2E1又被板1吸收和反射……,如此无穷往返进行,直到E1完全被吸收为止。从板2发射出的辐射能E2,也经历反复吸收和反射的过程,如图4—37(a)和(b)所示。由于辐射能以光速传播,因此上述反复进行的反射和吸收过程是在瞬间内完成的。

两平行平板间单位时间内、单位表面积上净的辐射传热量即为两板间辐射的总能量之差,即

式中 q1—2—由板1向板2传递的净辐射热通量,W/m。

上式等号右边中为无穷级数,它等于,故

(4—107)

再以,及A1=1,A2=2等代人式4—107中,并整理得

(4—108)

或(4-108a)

式中 C1-2—总辐射系数。

对两很大的平行平板间辐射,则

(4—109 )

若平行的平板面积均为S时,则辐射传热速率为

(4—110)

当两壁面的大小与其距离相比不够大时,一个壁面所发射出的辐射能,可宫纵有一部分能达到另一壁面上。为此,需引入几何因素(角系数),以考虑上述的影响。于是式4—110可以写成更普遍适用的形式,即

(4—111)

式中 Q1-2—净的辐射传热速率,W;

C1-2—总辐射系数,其计算式见表4—13;

S—辐射面积,m;

T1,T2—高温和低温表面的热力学温度,K;

—几何因素(角系数),其值查表4—13。

表4-13 值与C1—2的计算式 序号 辐射情况 面积S 角系数 总辐射系数Cl—2 1 极大的两平行面 Sl或S2 12 面积有限的两相等的平行面 S1 <13 很大的物体2包住物体1 S1 14 物体2恰好包住物体1 SlS2 15 在3,4两种情况之间 S1 1此种情况的值由图4—39查得。

应予指出,式4—110和式4—111可用于任何形状的表面之间的相互辐射,但对一物体被另一物体包围下的辐射,则要求被包围物体的表面1应为平表面或凸表面,如4-38中(a)、(b)、(c)所示。

角系数表示从辐射面积S所发射出的能量为另一物体表面所获截的分数。它的数值不仅与两物体的几何排列有关,而且还和式中的S是用板1的面积S1还是板2的面积S2作为辐射面积有关,因此在计算中,角系数必须和选定的辐射面积S相对应。值已利用模型通过实验方法测出,可查有关手册。几种简单情况下的值见表4—13和图4-39。

图4-38 一物体被另一物体包围时的辐射

设置隔热挡板是减少辐射散热的有效方法,而且挡板材料的黑度 愈低,挡板的层数愈多,则热损失愈少。

4—6—4 对流和辐射的联合传热

在化工生产中,许多设备的外壁温度往往高于周围环境(大气)的温度,因此热将由壁面 以对流和辐射两种方式散失于周围环境中。许多温度较高的换热器、塔器、反应器及蒸气管 道等都必须进行隔热保温,以减少热损失(对于温度低于环境温度的设备也是一样的,只是 传热方向相反,也需要隔热)。设备的热损失可根据对流传热速率方程和 辐射传热速率方程来计算。式中Sw表示壁外表面积;tw(或Tw)表示壁面温度,t(或T)表示环境温度。

现将辐射传热速率方程改变为与对流传热速率方程相同的形式,即

式中

因设备向大气辐射传热时角系数=1,故上式中项消失了。称为辐射传热系数。 总的热量损失为

(4—112)

或(4—112a)

式中,称为对流—辐射联合传热系数,其单位为W/(m·℃)。

对于有保温层的设备,设备外壁对周围环境的联合传热系数,可用下列各式进行估算:

(1)空气自然对流时

在乎壁保温层外(4-113)

在管或圆筒壁保温层外(4—114)

上两式适用于tw<150℃的场合。

(2)空气沿粗糙壁面强制对流时

空气的流速u≤5m/s:6.2+4.2u (4—115)

空气的流速u>5m/s:7.8u (4-116)

由于保温材料种类很多,应视具体情况加以选用。保温层厚度除特殊要求应进行计算外,一般可依据经验加以选用(可查有关手册)。一般说来,增加保温层厚度将减少热损失,故可节省操作费用,但投资费用随厚度增加而增大,因此应通过经济衡算确定最佳厚度。第七节换热器。

换热器是化工厂中重要的化工设备之一,换热器的类型很多,特点不一,可根据生产工 艺要求进行选择。

前已述及,依据传热原理和实现热交换的方法,换热器可分为间壁式、混合式及蓄热式 三类,其中以间壁式换热器应用最普遍,以下讨论仅限于此类换热器。

除了315晚会曝光的假产品,还有这6种骗人的东西!

从财务管理如何提高4S店的盈利能力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人民的消费能力不断提高,汽车这个高档消费品市场也越来越火爆,从2000年的产销200多万辆,经过10年发展,到2011年已实现产销2000多万辆,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新的亮点。随着汽车消费市场的日益增长,各个全球知名品牌纷纷瞄准这个大蛋糕,越来越多的把重心向中国倾斜,更有甚者把中国市场视为自身的救命稻草。面对日益多元化的市场,竞争也不可避免的越来越激烈,品牌与品牌的博弈、产品与产品的竞争、市占率的抢夺、店与店之间的角力,总总因素致使目前国内4S店的盈利能力越来越弱,再也不能单单靠着新车销售的利润达到使店面盈利的目的,以长安福特品牌为例,目前销售的蒙迪欧致胜、嘉年华、麦柯斯、福克斯四款车型中,只有福克斯的利润尚可,其他三款车型不论是在销量还是利润上,都不尽人意。因此,如何提高4S店的盈利能力,增加在这个越来越激励甚至是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的生存能力,将是我们永远追求的课题。

既然新车销售越来越难以盈利,那么增加利润的方式首选自然就向售后服务方面转移。如果一个4S店经过几年的良性发展,那么单单售后服务的利润就可以维持整间店的经营成本,而少部分盈利状况良好的品牌甚至还有更多的盈余。以我店举例,一辆福特福克斯进店维修一次的平均费用大约700-800元左右,而车龄达到2-3年后平均

如何提高4S店的盈利能力 每次维修的费用将上升至1000-1500元。店面盈利能力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零服吸收率”,所谓“零服吸收率”就是指售后服务产生的利润与经销商运营成本的比率,“零服吸收率”越高表明售后利润状况越好。一家4S店“零服吸收率”为80%,则表明该店的售后利润可以支持企业八成的运营成本。因为售后服务的盈利性在4S店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导致了现在的4S店的营销形式也逐步跟着改变,从最开始的卖产品,逐步过渡到现在的卖服务。而评价一个店服务好坏的最直观体现——客户满意度,也越来越受到各个品牌及店面的重视。只有保有一个较高的客户满意度,才能减少保有客户流失率,从而增加服务产值,进而增加“零服吸收率”。

3?15晚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除了那些让中老年受骗的?保健品?,蝌蚪君还盘点了6种消费者会轻信的假产品。

> 水素水不能延缓衰老 <

?水素水?在日本很火,没想到在中国也是火到爆,看看淘宝销量就知道了。

▲图自网络

2007年,著名的《自然》杂志刊登了一篇论文,Ohsawa等人发现,常压下吸入2%的氢气就能明显减轻实验大鼠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研究才广受关注。

商家一次为噱头,开发了?水素水?,其实就是富含氢气的水,声称能有清除细胞自由基、减轻细胞损伤的作用。

但是,《自然》杂志的研究是针对小鼠而不是人做的,更重要的是,直接吸入氢气与喝带氢气的水完全是两码事。

氢气难溶于水,每1000毫升水中只能溶解0.0017克氢气,每天几千毫升的水量,喝到肚子里的氢气还不到1克,能有什么用?

更何况,喝到肚子里的氢气走消化道,直接吸入的氢气走呼吸道,能够通过消化道进入细胞起作用的氢气,就更不用提了。

总量就非常少,能真正起作用的更是几乎没有,所有的?水素水?,都只是个骗局。

> 椰汁无法丰胸美白 <

相信小伙伴们都熟悉这个辣眼睛的广告?

胸部大小主要由皮下脂肪组织的多寡决定,皮下脂肪组织,又受到激素、体重和月经周期的调控;而白嫩,包括了白和嫩两部分。

皮肤的颜色跟黑色素密切相关,嫩不嫩,则主要看角质层的厚度。

所以,首先让我们通过一个表格,了解丰胸、美白的影响因素。

▲丰胸、美白的影响因素 ?蝌蚪五线谱

其次呢,我们来看一看椰浆(从成熟的椰子的椰肉中榨出来的奶白色液体)的主要成分。

椰浆的成分,较为明确。我们在多方检索之下,找到了两份较为权威的数据。

一份是国内学者做的,既总述了椰子的主要成分,又将其矿物质含量与其他水果做了对比。

▲? 马来椰子和海南椰子的对比

▲? 矿物质含量对比

一份来源于美国农业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USDA),关于维生素部分的数据颇为详尽。

▲维生素含量? 图自usda.gov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椰浆中和美白沾边的只有维生素C一个,而且含量不是很高,连最常见的苹果都不如。每100g苹果中含有4mg维生素C。至于丰胸,则更少,一个沾边的都没有?

不过,我们查阅购物网站,找到了椰树牌椰汁的营养成分表。可以看到,椰树牌椰汁每100ml含有的热量是208KJ,这个数据比百事可乐都高。

所以,如果你喝得太多、引起体重上升,未必没有胸部变大的效果,但这显然偏离了初衷?

> 减肥可乐?骗人的 <

可口可乐公司宣布,要在日本发售一款健康的碳酸饮料,CocaCola plus。

▲? CocaCola plus,图自cocacola.co.jp

据称,这款饮料不仅保留了可口可乐原本的风味,而且热量为零,更绝的是,它能抑制脂肪吸收,?喝了不胖还能减肥?。

CocaCola plus与原来的无糖可乐相比,多了一种被称作?难消化糊精?的物质,是一种膳食纤维,虽然不提供能量,但是可以促进胃肠蠕动、调节脂肪和血糖的代谢等,基本上可以理解为?能溶于水的芹菜梗?,但其本身并不是减肥药,吃了就瘦。而且,根据CocaCola plus的成分表,每470ml中含有5.2g难消化性糊精,这么少的量,能有什么用?

> 睡眠水并不能助眠 <

最近,一种名为「睡眠水」(sleepwater)的饮料在网络上悄然走红。

这种饮料由可口可乐公司针对日本市场推出(可口可乐+日本,一对神奇的组合),据称有改善睡眠、治疗睡眠障碍的作用。更有日本网友表示,「喝完一瓶以后直接睡到了第二天下午」。

▲图自网络

有没有效,主要看成分。资料显示,「睡眠水」的主要成分是茶氨酸(L-Theanine)。

▲? 睡眠水的主要成分,L-テアニンを即茶氨酸

「茶氨酸」的「茶」字,得名于茶叶。因为它既是从茶叶中发现,也是茶叶的主要成分。

纯净的茶氨酸,是白色针状结晶,性质较为稳定,极易溶于水,除了本身具有味精类似的鲜爽味道和焦糖的香味之外,还能有抑制苦味改善食品风味的特点。

再加上历次动物实验,如茶氨酸的急性毒性实验、致突变试验,均显示茶氨酸十分安全。

所以,自1960年,日本第一个将其列为食品添加剂之后,茶氨酸被广泛运用于点心、糖果、饮料等的制作。

但是,目前没有任何研究结果支持茶氨酸能促进睡眠,否则吃点心的时候怎么不会睡着呢?

> 青汁无法排毒 <

青汁最初指大麦若叶(即大麦的嫩叶)榨出的汁水,其后也指小麦嫩叶榨出的汁水,到现在,绿茶、甘蓝等众多植物的汁水都可以称之为青汁。

▲图自网络

传说青汁中的叶绿素有神奇的排毒功效,但其实并没有。

叶绿素和人体内的血红蛋白,在分子结构上有许多相似性。但这并不是说,你饮用青汁后,叶绿素会直接进入血液,取代血红蛋白的功能。

叶绿素也好,食物中的各种活性酶也罢,它们被人食用后,都要先过消化系统这一关,经胃肠道多种消化酶作用,分解成生物小分子?人体吸收的,是这些小分子,新陈代谢需要的,也是这些小分子。

叶绿素在人体内主要转变成脱镁叶绿素,人体对脱镁叶绿素的吸收率极低,小于5%;而活性酶,在胃肠道看来,它们就是蛋白质,和其他食物中的蛋白质没什么区别,都会在消化液的作用下变成氨基酸。

> 酵素没有保健功效 <

随便百度一下「酵素」就能发现此产品功效多多,简直非人间所有:既能美容瘦身,又能「抗衰老」、「抗癌症」,各种功效应有尽有;「世卫组织推荐」、「诺贝尔奖获得者研发」、「正在风行全球的抗衰老革命」等等光环更是让人眼花缭乱。

▲图自网络

「酵素」一词来自日语,后来经过台湾辗转进入大陆,实际上就是披着外国马甲的酶(Enzyme)。

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一种人体内进行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人体现在发现的酶有700多种。但是,绝大多数酶人体可以自己合成,即使需要补充,也不能通过口服的方式。

例如,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人体内最重要的酶之一,也是酵素商家的主打产品。但是通过对比试验可以发现,酵素产品中的SOD活性单位还不如同等质量的生菜和西红柿。所以说,花重金购买概念产品,还不如去菜市场买两斤西红柿。

▲CCTV焦点访谈节目截图,马赛克遮挡了酵素产品具体品牌

口服酵素就更难起到人体内所需酶的作用啦。

酵素本质是蛋白质,通常需要在特定的温度、pH值等条件下才能发挥活性,而酵素在通过消化道时会经历胃液、胆汁等消化液,因而会变性或被分解,无法发挥其生理活性。

而且绝大部分的酵素需要在细胞内或细胞间发挥作用,通过消化道摄取的酵素比较难进入细胞内。

所以说,希望通过口服酵素达到的各种功效,只能是美好的愿望。

凡来源署名为“蝌蚪五线谱”的内容,版权归蝌蚪五线谱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申请转载授权或合作请发送邮件至editor@kedo.gov.cn。本网发布的署名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如有侵权,文责自负。

作者:蝌蚪君

关于“辐射传热的辐射传热”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访客]投稿,不代表汇盛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s59.cn/hs/1389.html

(16)
访客的头像访客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访客的头像
    访客 2025年07月24日

    我是汇盛号的签约作者“访客”

  • 访客
    访客 2025年07月24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辐射传热的辐射传热”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辐射传热的辐射传热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两物体间辐射传...

  • 访客
    用户072406 2025年07月24日

    文章不错《辐射传热的辐射传热》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