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厚积薄发的上下句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厚积薄发的上下句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出自宋·苏轼《送张琥》:“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译文:唉,您要摆脱这种状况而致力于学习啊!在广博读书而简约审慎地取用,在深厚积累之后慢慢地释放出来,我能告诫您的也就到此为止了。
反义词
入不敷出 [ rù bù fū chū ]?
解释:敷:够,足。收入不够支出。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七回:“但是家计萧条,入不敷出。”
示例:他家人口太多,收入少,常常入不敷出。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经济困难。
"天道酬勤,思者常新;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心如止水,气贯长虹;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什么意思
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3、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4、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吕氏春秋》)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6、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7、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9、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10、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汉书)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12、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刘勰)13、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三国志)14、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15、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1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17、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明《增广贤文》)18、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古诗诗话)(现代人的心声啊)1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2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21、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22、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2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2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
(《老子》)25、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资治通鉴》)26、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2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28、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孟郊)2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3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31、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32、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3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最爱)34、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35、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3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37、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旧唐书)38、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39、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4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4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4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43、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4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天道酬勤,是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古今中外所称道的多劳多得。
出自 《论语》
“天道”即“天意”“酬”即酬谢、厚报的意思“勤”即勤奋、敬业的意思,就是说“天意厚报那些勤劳、勤奋的人”。
所以总的意思是说:上天会实现勤劳的人的志愿。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我们只要不懈努力,最大限度的完善充实自己,千方百计的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就会有一个美好光明的明天。
博观:指大量的看书,多多阅读,了解事物;约取:指少量的慢慢的拿出来。
厚积:指大量地、充分地积蓄;薄发: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多多积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其实上面两句话的意思差不多,总的意思就是指要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即将大有可为,施展作为。
.
稼说(送张琥)
曷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
休,而地方得完。其食足而有余,则种之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
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
日夜以望之,锄耰铚艾,相寻于其上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种之常不及时,
而敛之常不待其熟,此岂能复有美稼哉?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过今之人也,其
平居所以自养而不敢轻用以待其成者,闵闵焉如婴儿之望长也。弱者养之以至于
刚,虚者养之以至于充。三十而后仕,五十而后爵,信于久屈之中,而用于至足
之后;流于既溢之余,而发于持满之末,此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而今之君子所以
不及也。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
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且妄推之矣。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
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子归过京师而问焉,有曰辙子由者,吾弟
也,其亦以是语之。
心如止水
成语 心如止水
发音 xīn rú zhǐ shuǐ
解释 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
出处 唐·白居易《祭李侍郎文》:“浩浩世途,是非同轨;齿牙相轧,波澜四起。公独何人,心如止水;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唐·白居易《祭李侍郎文》:“浩浩世途,是非同轨;齿牙相轧,波澜四起。公独何人,心如止水;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示例 唐·白居易《祭李侍郎文》:“浩浩世途,是非同轨;齿牙相轧,波澜四起。公独何人,心如止水;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屡遭情变之后,她已然~,古井无波。
成语 气贯长虹
发音 qì guàn cháng hóng
解释 贯:贯穿。正义的精神直上高空,穿过彩虹。形容精神极其崇高,气概极其豪壮。
出处 《礼记·聘义》:“气如白虹,天也。”
示例 斗争结盟友,殉难慷慨同。 人民柴市节,浩气贯长虹。(陈毅《纪念李大钊同志殉难三十周年》诗)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名言出处于诸葛亮的《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这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在这里诸葛亮用的是“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用现代话来说:“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的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关于“厚积薄发的上下句是什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访客]投稿,不代表汇盛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s59.cn/hs/1445.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汇盛号的签约作者“访客”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厚积薄发的上下句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厚积薄发的上下句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博...
文章不错《厚积薄发的上下句是什么?》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