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家拳与内家拳的区别

网上有关“外家拳与内家拳的区别”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外家拳与内家拳的区别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内外家之辩

我国的拳术有内家拳和外家拳之称,外界不明就里,对内外家之说众说纷纷,择其代表的:一是认为内家拳以武当道门为代表,外家拳则实指嵩山少林派,故人多谓,道为内家,释为外家。二是认为内家拳专于内功,以柔胜;外家专于外功,以刚胜。直目内家为软功,是松与柔的关系,外家为硬功是紧与刚的关系。说者滔淳,听着毛寒,此种光怪陆离之言论,其实皆皮相之见。吾道不传,若长此不辨,异端必生。教人事小,误人事大,一误再误,互相传播,贻笑大方,不知伊于何底!内家拳事一种由博而归而均精的特殊拳学。以发扬光大计,其使命在修正学问,发挥良能。余触目痛心,不忍坐视,今作明之。

1、 何为“外家”?考“外家”二字,始见于《庄子》:“彼游与方外者”。至今引用为出家的僧道弟子欲与世人有所区别,尝称原有之家曰俗家,称剃度之所为外家。见尊我斋主人《少林拳术秘诀》中云:“自明代以来,凡谈技击者,遂有内家外家之区别。何谓之内家?即凡尘间普通之称,如佛门之所谓在家是也,外家者即出家方外之谓,以示与内家有别也。”这里明确指出“内家”即引用为本家或在家生活之人,外家即出家的僧人道士,跳出凡俗,追求极乐净土或世外桃源之辈。所以,修炼内容拳术者无所谓在道,在释或在凡尘世间。本门前辈高手多有佛门弟子,如僧尾、僧耳、天童僧山焰等。况且佛教在传入中国之先,已有被称之方外之人的外家出现,一定要以道为内家,释为外家,是不科学的。

2、 拳术为我国传统运动的主要项目之一,为人一后天运动的锻炼而已。其活动气血筋骨,有益身体强壮,精神健全,而尽摄生理中的卫生之道。故其一在强身,其二在御敌,其外曰寻趣利。然拳术者,虽千变万化,式多殊别,而握固者,则在外无非势形,在内无非气劲。世人认为少林拳劲显于外皆主刚,殊不知,少林亦有调呼吸内练一口气的,七十二艺中多有练气运百骸的内功之术。艺高者都是刚柔并举,而无全闭气主刚之弊。内家拳亦如此,上乘者,内实精神,外示安逸,见之似好妇,夺之如惧虎:甚气之运,劲如百炼钢,无坚不摧。其势如鸡啄米,其形如蛇吞物,动之如江河,发之如迅雷。光若仿佛,气贯长虹。所以,无论何门何派,刚柔不可偏重,也不可内外须臾分离。拳术以和为贵,拳术既无内外之分,何以形势又有刚柔之判?

二、拳术内外家之名的由来

考“内家”二字,本意指六宫之内,见《周礼》:“会内宫之财用。”宫人称谓。犹言内待内府,内家一词见唐朝王建的诗:“尽送春来出内家,记巡传把一支花。”封建时代又称皇宫为大内,内家。唐朝薛能的《美姬》诗:“身是三千第一名,内家丛里独分明。”内家又称宫女。李珣浣溪沙词:“晓出闲庭看海棠,风流学得内家妆。”无独于偶“内家”两字,在浙东四明土语中,意为内人,老婆家女人。据本门前辈可靠之说,内家拳术最早为女人所创,历古以来内家门内都亦传奉以春秋时期得南林越女为初祖。但尽管内家拳术由内家女人开始归纳创建而来也好,考证内外家名词由来较为古老也好。沿用内外家拳术之称者,最早的记载于明末清初的宁波学者黄宗羲(1610-1695年)于康熙八年(1669年)为其友人王征南逝世时所撰的《王征南墓志铭》其文开头就曰:“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而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内家。”自此以后,人们亦习惯根据诸本基于的《王征南墓志铭》遂俨然将中国武术分为内家和外家。这里需要说明指出的《王征南墓志铭》中所指的外家,不是单单指当时的少林拳术,而是泛指当时除内家拳术(行字拳势)以外社会上所有的“主于博人。人亦得而乘之”得武术拳术体系。按内家拳术不必始于《王征南墓志铭》,而内家拳术之名则始见于此。

三、何为内家拳

拳法本是预于大战之技,是为了制人而不制于人。兵书有云:战势不过奇正,形势不过虚实,善战者,不过“攻之必得,守之不失”而已。内家拳关于拳的本来意思也尽同于此。所谓内家拳,昔也称剑术(主要包括行字拳势(勇)、箭术、道引科势、四明长剑技、伤科等读者可参考明·沈一惯《博者张松溪》、吴昆山的《行字拳勇·拳术伦语六十三篇》黄百家的《王征南先生传》、陆某某的《王征南·秘授伤科卷要》以及无名氏的〈征南射法〉、夏明土的《行字拳书》等)简练深邃非同凡常,明末清初浙江学派的著名学问大家黄宗羲(1610-1695年)佥以它为拳术中“行家里手”之意,冠以“内家”二字名之。黄宗羲在其所撰写的《王征南墓之铭》中已作了精辟的论述。“少林以为勇名天下,然主于博人,人亦得而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内家”。 为了明确这一论述,不妨再看看雍正末年(1723-1735)曹秉仁所编得《宁波府志·卷三十·张松溪》其书运价:“盖拳勇之术有二、一为外家,一为内家,外家以少林为盛,其法主于博人,而跳踉奋跃,或失之竦 ,故往往为人所乘。内家则松溪所传为正,其法主于御敌,费遇困危则不发,发则所当必靡,无隙可乘,故内家之术尤善。” 新的、好的事物产生总是以旧事物为基础,没有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事物也总是由简到繁,由粗到精。这些都是事物的发展一般规律。黄百家说:“……自外家至少林,其术精矣!张三峰即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得其一、二者,已是胜少林。”内家拳得诞生,也是由浅到深,由粗到精,从低级到上乘,从外行到内行。由此可以看出,近代有的人所谓的“内家”和内家拳名问世时所谓内家,其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是有本质的区别。

内家拳是中华武术文化和东方神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堪称中华武术之奇葩,其法理深邃精微,不仅于养身修道、御敌防侮独有功效,还是一种又博而归约而匀精的上乘功法。16世纪中叶盛行于浙东四明一带,外人以为自张松溪至清初黄百家后,已趋湮没。后人曾将近似于内家拳的太极、形意、八卦等拳术归为“内家拳”,则内家拳已经成为拳术范畴,而具体的内家拳则称为“四明内家拳”。它是一种具体的拳术,又是一门精湛巧妙的综合艺术,是历古以来众多得内家拳先辈们在长期生活当中,继续了前人的经验基础上,广采博学百家之长,使之融会贯通,又经过反复实践锤炼总结中逐步创造和发展而来的。夏明土先生的《行字拳术》中称:“其会聚了法(阴阳)、理、医、易、兵、五事为一体,知之修炼,天地生杀之机,阴阳造化之理,妙用真功,包涵总括,尽收其中,实为天地所珍秘,进则可为治国平天下之用,退则当作修身齐家之策。”

关于“外家拳与内家拳的区别”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访客]投稿,不代表汇盛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s59.cn/hs/1814.html

(16)
访客的头像访客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访客的头像
    访客 2025年07月27日

    我是汇盛号的签约作者“访客”

  • 访客
    访客 2025年07月27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外家拳与内家拳的区别”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外家拳与内家拳的区别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一、内外家...

  • 访客
    用户072711 2025年07月27日

    文章不错《外家拳与内家拳的区别》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