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南北朝有什么名人”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南北朝有什么名人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高洋
齐文宣帝高洋,字子进,鲜卑名侯尼于,原籍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因生于晋阳,一名晋阳乐。南北朝时期北齐开国皇帝。北齐神武帝高欢次子,文襄帝高澄同母弟,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同母兄,母亲为娄昭君。
2、祖冲之?
祖冲之(429-500),字文远。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的成就不仅限于自然科学方面,他还精通乐理.对于音律很有研究。祖冲之又著有《易义》《老子义》《庄子义》《释论语》等关于哲学的书籍,都已经失传了。文学作品方面他著有《述异记》,在《太平御览》等书中可以看到这部著作的片断。
3、陈武帝陈霸先
陈霸先,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今浙江长兴)长城下若里人,祖籍颍川(今河南禹州),汉太丘长陈寔之后,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
陈霸先在抵御落后势力摧残,维护社会稳定,恢复南方经济,保护华夏传统文化等方面,做出了历史的贡献,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从陈霸先治国、治军、从政、为人的自身品格来讲,更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杰出代表。陈霸先不仅是一代开国皇帝,他还具有彪炳千古的贤明人格。
4、任昉?
任昉(460年-508年),字彦升,小字阿堆,乐安郡博昌(今山东省寿光市)人。南朝文学家、方志学家、藏书家,“竟陵八友”之一。
任昉幼年时刻苦好学,才华横溢,知名乡里。十六岁时,被刘宋丹阳尹刘秉聘为主簿,后被朝廷征召,任太常博士、征北行参军。齐永明二年(484年),被丹阳尹王俭聘为主簿。后来进京官拜尚书殿中郎,随后又调任为竟陵王萧子良的记室参军,后因父丧而辞官。
5、谢灵运?
谢灵运(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儿,世称谢客。出身陈郡谢氏,祖籍陈郡阳夏,生于会稽始宁。南北朝时期诗人、文学家、旅行家。谢灵运也是一位画家,他绘画的题材是“菩萨像”,并且,其壁画《菩萨像》即使经历了晚唐灭佛浩劫,仍然幸存六壁之多
可见谢灵运生前所画的《菩萨像》作品,在数量上是相当可观的,而在艺术上也应该是很有自家风格的。所以绘画界认为,谢灵运绘画与六朝时期诸名家一样,是占据着一席之地的,且是以“佛像”类创作蜚声画坛。
百度百科-高洋
百度百科-祖冲之
百度百科-陈霸先
百度百科-任昉
百度百科-谢灵运
冯妙莲是何人,她又为啥最后死得很惨?
孝文帝
北魏献文帝皇兴元年八月二十九日(467年10月13日),元宏生于北魏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紫宫,皇兴五年二十日(471年9月20日),即皇帝位于太华前殿,大赦,改元延兴元年。
元宏即位时只有5岁,由祖母冯太后执政。冯太后是汉人,对鲜卑人建立的北魏王朝进行了一系列封建化的改革,孝文帝便受此影响。太和十七年(493年)亲政后,秉承冯太后的政策,继续进行了汉化改革,而且做得比冯太后更大刀阔斧。他先整顿吏治,立三长法,实行均田制;然后于494年,他先“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迁洛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姓为汉姓,自己也改姓“元”。并鼓励鲜卑贵族与汉士族联姻,又参照南朝典章,修改北魏政治制度,并严厉镇 -压反对改 革的守旧贵族,处 死太子恂,这一举动使鲜卑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大大的发展,缓解了民族隔阂,史称“孝文帝中兴”。
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1]),是唐朝第二位皇帝,627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年号贞观。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他的前半生是立下赫赫武功的军事家,在唐朝的建立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李世民又平定了窦建德、王世充的武装力量,最终统一中国,之后开始大量接触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后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弟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二人,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让位,李世民即位。李世民即位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成为中国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唐太宗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并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唐玄宗
李隆基(685-762),即历史上著名的唐玄宗(庙号为“玄宗”),亦称唐明皇。西元712年至756年在位。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谥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故而多称其为唐明皇。李隆基在位期间开创了唐朝乃至中国历史上的最为鼎盛的时期,史称“开元盛世”。但是唐明皇在位后期(天宝十四年)爆发安史之乱,使得唐朝国势逐渐走向衰落。
武则天
武曌(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通称武则天或武后,并州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认的女皇帝[注 4]。唐高宗时为皇后(655年-683年)、唐中宗、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2日在位),705年退位以后,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
武氏为唐开国功臣武士彠次女,母亲杨氏,祖籍并州文水县(今山西省文水县),生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本名不详,十四岁时因长得很美,豆蔻年华,美艳绝伦,光彩照人,而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注 5]。高宗时为昭仪,后封为皇后,又上尊号为“天后”。高宗崩,中宗即位,武氏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后改名曌[注 6]。武氏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于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武氏另有废除的尊号“圣母神皇、圣神皇帝、金轮圣神皇帝、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则天大圣皇帝”等。[1]
朱元璋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中国明朝开国皇帝,汉族,姓朱,名元璋,初名重八[1],後更名兴宗,字国瑞,生於盱眙太平乡(今安徽省明光市明光街道赵府村附近)。俗称洪武帝、朱洪武,庙号太祖,其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
朱元璋出身平民,早年参与元末起义,并通过连年征战,最终统一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的另一个大一统的明王朝。明太祖在位期间通过廷杖大臣、废相、设锦衣卫、大杀功臣(也包含惩治贪赃枉法的元勋)等毒辣手段建立起一套维护皇权的体制,正是由于他的这些举措,使得明朝276年时间内,没有外戚专权或军阀割据,党争现象亦未形成似唐末「牛李党争」的祸乱。然而,他为巩固君权,於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後废除丞相,令权力高度集中於皇帝而臣下权力分散,进而导致明朝後来内臣宦官乱政的局面。
古今中外的女英雄和故事有哪些?
封建社会里,父母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就会告诉她们:在家里要听父母的话,如果嫁出去了就要听丈夫的话,如果丈夫去世之后就必须要听儿子的话。这叫做“三从四德”。
在当时,女子的言行如果出现一点问题,别人就会责骂她们。
在北魏的时候,有一位皇后,在皇帝丈夫驾崩之前,和许多男子有暧昧不清的关系。这个女人就是今天要讲的冯妙莲。
冯妙莲原名叫冯润,字妙莲,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市)人,鲜卑化汉人。她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的第二任皇后。
冯妙莲的姑妈为冯太后,冯太后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政治家、改革家,北魏文成帝拓跋浚的皇后。拓跋浚去世后,冯太后掌握北魏大权,临朝听政,之后拥立孙子、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后来改汉姓,改名为元宏)即位。
当时冯太后想让冯家的富贵荣耀绵延,于是让两个侄女----十四岁的冯妙莲与其妹一同入宫侍奉孝文帝。冯妙莲比丈夫拓跋宏长一辈,但是年龄却相差无几。冯妙莲的妹妹早逝,而冯妙莲获得了孝文帝的偏爱 。
不久,冯妙莲得了病,被姑妈冯太后废去妃嫔位号 ,遣出宫当了尼姑。但拓跋宏还记挂着冯妙莲。太和十四年(490年),冯太后病崩,拓跋宏听说冯妙莲痊愈,派人接她入宫,封她为昭仪(仅次于皇后的地位) 。
冯妙莲再次入宫,立刻获得拓跋宏的专宠。拓跋宏不久废除了原来的皇后,改立冯妙莲为皇后,称为幽皇后。
冯妙莲专宠后,后宫的其他嫔妃几乎不再承幸。拓跋宏对此则说:"妇人妒防,即使王者也不能免,何况士大夫和百姓?"
冯妙莲没有生下儿子,497年,皇次子元恪等人的母亲贵人高照容暴死,盛传是冯妙莲所杀。
不久,孝文帝拓跋宏出征,冯妙莲一个人留在了后宫里,感觉自己非常的孤独,就开始了自己非常混乱的生活。与假宦官高菩萨、中常侍双蒙等人公然通奸。
孝文帝真不敢相信他一向宠爱的皇后竟会做出如此事来。这时,冯妙莲派中常侍双蒙和小黄门苏兴寿前来试探孝文帝,孝文帝佯装并不知道她私通的事,暗地里却把苏兴寿抓来审问,苏兴寿对皇后私通一事和盘托出。
孝文帝难以接受这样的打击,病情加重。
正月,孝文帝回到洛阳,决定亲审冯妙莲。他先将高菩萨、双蒙等人抓起来拷问出实情,接着又在含温室传召冯妙莲。
审问前,孝文帝叫阉官搜她的身,说只要发现刀刃,立斩无赦。冯妙莲跪在御前,痛哭流涕。
孝文帝命她站起来,赐座给她,又命高菩萨把所供认的罪状当她的面陈述一遍,包括冯妙莲私通高菩、冯妙莲与她母亲常氏巫蛊诅咒孝文帝。
拓跋宏于是处死冯妙莲的几个男宠,但保留她皇后的头衔和尊仪。
太和二十三年(499年),33岁的拓跋宏去世前,遗诏遣散宫内所有嫔妃,让她们回家改嫁,但要赐死冯妙莲和他合葬。 冯妙莲奔走呼号,不肯自尽,说"他绝不会这样做,是诸王想我死"。
但是,拓跋宏的几个兄弟和大臣强行给冯妙莲灌毒药,冯妙莲喝下毒药后,没过几分钟就死去,年仅三十岁。
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也最著名的十个女性是谁?
吕雉 汉
在中国上古时代,处于权力顶峰的国王、君主、皇帝军政府,是男人的专利,女性可望而不可及。 经过楚汉相争战火洗礼的吕雉,巾帼不让须眉,在历史上第一个站出来向皇位男性传统格局叫板,勇于在男人垄断的政权世界里角逐争锋,斩韩信,剁彭越,临朝称制,开外戚专权先河,变刘家江山为吕氏天下,呼风唤雨,让男人们低下高贵的头颅,拜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她俯视众须眉,雌威伏万民,无为治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执掌国家大权、政绩卓著的巾帼枭雄
北魏 冯太后
南北朝时期振兴北魏的“太和改制”,人们往往在习惯上把这一功劳归于孝文帝拓跋宏。其实“太和改制”的真正主持 者是文明太后冯氏,翻开史籍,冯太后锐意改革的蓬勃英姿便会展现你的眼前。 冯太后伴随着一道“神光”降世之后,历尽常人少有的艰辛与磨难,从一个卑贱的宫中婢女,一跃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文成帝死后,她采取果断执掌朝纲二十年。在以男宠为股肱之臣的核心集团辅佐下,大力推行“均田制”和“三长制”,严厉打击贪官污吏,实行汉化政策,富国强兵,把北魏的封建推向一个新的里程碑,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武则天 唐
女皇的圣灵诱惑着武则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勾魂摄魄迷住唐太宗,施展媚功拴牢唐高宗;扼死亲生女儿换凤冠,毒杀亲生儿子霸皇权;利用酷吏消灭政敌,借助鹰犬头颅平息危机。心狠手辣被后世称为“杀人魔王”、“千古未有残忍之人”。她极有耐心地经营了50年,终于打破皇位男性化传统格局,成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为中国历史增添了新的篇章。
萧燕燕 大辽
萧燕燕正式登上政治舞台之初,面临的是母寡子弱,族必雄强,边防未靖的艰难局面。她处变不惊,沉着果断,在皇权受到威胁之时,毫不犹豫牺牲,亲手鸩杀了大姐二姐。同时广揽人才,在韩德让等蕃汉臣僚的辅佐下,顺应历史趋势,仿效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把辽朝国力推向了鼎盛时期。 在大力整饬内政之际,萧燕燕又腾出手来东征高丽,迫使其称臣纳贡;西讨阻卜,降服其众;挥师南下,活捉杨业,签订“澶渊之盟”,结束宋辽双方的长期战争,生振辽王朝雄风。萧燕燕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以武功卓绝著称的皇后,而且也是推进契丹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女英雄
孝庄文太后 清
孝庄文太后一生饱经沧桑,波澜壮阔。她历经三朝,辅立两帝,运筹后宫而不临朝擅权,顺应时势而不固执旧制。宫廷争宠,可以狠心毒死亲侄子;入主中原,不耻色诱洪承畴;为了儿子保位,舍得身子嫁叔子;协助孙子擒鳌拜,平三藩,击溃葛尔丹叛乱的大手笔,堪称建立大清王朝的“定海神针”。
长孙皇后 唐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极一时,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谋臣武将外,也与他贤淑温良的妻子长孙皇后的辅佐是分不开的.
我想最早有这几位
被列入帝王本纪的皇后吕雉
我国第一位掌握国家大权的女性就是这位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夫人,人们又称吕后的吕雉。吕雉是刘邦的原配,自刘邦立为汉王,吕雉随即成为王妃。跟随“马上皇帝 ”刘邦打江山的岁月里,经历甚多,甚至在楚汉相争的年代被沦为人质,受尽折磨和凌辱,挣扎在生死边缘,始终对刘邦不离不弃,是刘邦打下汉家江山的背后女人。刘邦死后,吕雉被尊为太后,由于年轻的汉惠帝即位才7年26岁就死去,少帝尚幼,这时吕太后就开始当权以东宫名义实施听政了。她重用开国贤臣,继续推行高祖开创的休养生息的政策,在其统治时期,巩固了汉朝的统治,不论政治、法制、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均全面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斩韩信,醢彭越,杀少帝,虐戚夫人等也反映了她阴狠毒辣以及凡事先下手为强的性格。
最后的黄老思想统治者窦漪
窦漪是汉文帝的皇后,汉武帝的祖母,一位双目失明的垂帘听政者。窦太后是中华帝国最后一位拥附「黄老思想」的统治者,文帝之后,景、武两帝在她的影响下,西汉政权能继续由刘邦时期定下的「以民生息」「无为而治」的精神,继续把汉王朝推向强盛的高峰。“独尊儒术”的汉武帝在她在世时都不敢敬重用儒生,自她之后,没有一为中华帝国的统治者能像她一样真正的以“黄老思想”来“无为而治”。
史称“文明皇后”的冯太后
冯氏是年轻守寡的北魏文成帝皇后。夫死后临朝听政前后25年。期间积极推行汉制,亲自主持并先后实行俸禄制、三长制、均田制等多项改革措施,进一步推进当时还处与相对落后的拓跋政权封建化,巩固了北魏王朝的统治,维护了北方地区的统一,给大势所趋的统一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其孙北魏孝文帝继承将之发扬光大,也为后世隋朝一统华夏奠定了基础。此外,她打击劲敌,惩治腐败的手段,也给后代统治者以启迪。虽然她谋杀皇帝的做法,也为后人所不齿,但历史更愿意记住她的功劳。
唯一名正言顺的女皇帝武则天
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个朝代都出现过女人当权时期,都多少有点朝纲不正的感觉,但只有这位唐太宗的才人,唐高宗的皇后,原名武曌的女子敢于向强大的封建礼教挑战,冒天下之大不韪篡改李唐王朝为武周国号,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女皇帝,史称武则天。她称帝期间,政治开明、知人善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 “贞观之治”过渡“开元盛世”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但害后杀子、重用酷吏、严刑峻法、冤狱丛生等在为弊端,将与她的功绩一起,在她给自己立下的那块无字碑上任人评说。
强大辽国的奠基者萧燕燕
萧燕燕本名萧绰,即《杨家将》中所提到的那位萧太后。她主政的40年,文能安邦,武能征战,一手领导、策划、改革使其国从一个备受歧视的弱小国度,发展成与北宋分庭抗礼的强盛王朝,是辽国空前强大的鼎盛时代。这些举措,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对于开发我国东北和蒙古地区,对于密切这些地区与中原的交往沟通,对于削弱长城南北的民族差别、隔阂,为中国的再一次大统一,都具有巨大的贡献和深刻的影响。虽然从文学的角度,以汉族人的眼光对其进行了反面刻画,实际上在历史的真实性中,她堪称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间接葬送江山的美人赵飞燕
纤瘦的“汉宫飞燕”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美人之一,也是臭名卓著的“祸水红颜”。赵飞燕原名叫赵宜主,被选进府中,其灵秀俊美,无人能比,且舞技超群,主人赐名“飞燕”。因机遇得入宫侍候汉成帝,几经折转而得宠当上皇后。因自己不能怀孕,自此便开始迫害后宫中所有已生育了儿子的嫔妃,“生子者皆杀,坠胎者无数”还上演了一出“狸猫换太子”的闹剧,致使成帝从此绝嗣,她极尽媚君王,使成帝无心国事,专肆*乐,终间接地将西汉王朝拱手相让于王莽新朝,导致数十年的天下大乱,西汉从此亡。
挑起国家动乱的丑妇贾南风
短命王朝西晋之衰,始于“八王之乱”,而引起八王之乱的是一个女人,偏偏这女人不是什么倾城倾国的绝世佳人,也不是什么得邀君宠的女人,而是一位黑、瘦、矮的皇后。当时的晋武帝不知何故听信一班大臣胡言乱语便将贾南风这一丑女配于还是太子的司马衷为“太子妃”。“白痴”皇帝司马衷继位即晋惠帝后,贾南风被封为皇后。因皇帝黯弱无能,皇后贾南凤随即临朝。为了掌握朝政大权,采取滥杀无辜,诛灭异己的办法……16年间,相继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等八位西晋宗室卷入争权的纷争,史称“八王之乱” 这场内变,不仅使西晋王朝的元气受伤,而且使之走向灭亡,更使得黄河流域的人民蒙受空前洗劫,经济文化遭到严重破坏,这一历史惨剧咎于贾南风所赐!。
称制乱政的唐朝皇后韦氏
本名不详的唐中宗皇后韦氏一心仿效其婆婆武则天。当年中宗被武则天废黜流放的时候,夫妻患难与共,中宗发誓如能复位,定任她所为,不加禁制,由此埋下了隐患。唐中宗复位后,果真兑现诺言,每临朝,韦后即置幔坐殿上,预闻政事。韦后还与外戚武三思私通,韦后的爱女安乐公主嫁武三思子武崇训,恃宠专横,当时朝中形成一个以韦氏为首的武﹑韦专政集团,权重一时。这段时期,朝纲混乱,国家上下一片狼烟,朝外大张土木兴建佛寺,劳民伤财,内地水旱成灾,百姓不聊生,还遭突厥入侵真是屋漏逢连夜雨。此时的韦氏欲望进一步提升,为达到女皇目的,不惜毒杀了自己的丈夫即当今皇帝立史称少帝的傀儡,为效法武则天自居帝位做最后的准备。就当李唐大厦将倾的一刻,时为临淄王即后来的唐玄宗的李隆基当即立断发动禁军以最快的速度攻入宫城,折杀韦氏及一众乱党,迫少帝让位,立其父亲相王李旦为帝,是为睿宗。耐人寻味的是,韦后之乱间接早就了后来的“开元盛世”
要为隋朝败亡负责的独孤皇后
隋文帝还是北周大将时已经是他妻子的独孤氏在杨坚犹豫不决时以一句 著名的“无毒不丈夫”至使杨坚一口气铲除了包括亲兄弟在内的所有阻碍他的劲敌,于公元公元581年建立隋王朝,独孤氏也成了独孤皇后。独孤氏可以说是历史上级别最高也最著名的“醋坛子”,后人评“独狐皇后善妒,殃及臣子”,有意思的是,这位独孤皇后不单是不许自己的丈夫纳妾,也不准朝中大臣们娶小老婆,是一位标准的一夫一妻婚姻制度的崇尚者。独孤行事公私有别,恩怨分明,通情达理,常常亲自督促皇帝勤政早朝,令满朝文武折服。但就这样的一位本应青史贤明的皇后,在立嗣一事上却受了蒙蔽,轻信了杨广,将之扶上太子之位,让其成为臭名昭著、败坏朝纲、灭亡杨氏基业的祸首,这无疑是独孤皇后最大的罪责了。
中国历史的罪人叶赫那拉氏
提起这个史称慈禧太后女人,国人无不咬牙切齿地痛恨。就是这个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女人,把中华民族推进了几近沦亡的深渊。在她执政的48年中,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她连续操纵两位幼帝,玩弄权臣,对外妥协卖国,对内疯狂压榨剥削。在她的主持下,中国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在她的示意下,为了赔偿巨额的战争赔款,清政府巧立名目,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列强得寸进尺,人民苦不堪言。可以说,她对中国所犯的最过,已不足以磬书!民国时期“东陵大盗”孙殿英皇陵盗墓固然被世人啐骂,但鞭鞑这卖国女人的尸体要记一功!
关于“南北朝有什么名人”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访客]投稿,不代表汇盛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s59.cn/hs/2327.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汇盛号的签约作者“访客”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南北朝有什么名人”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南北朝有什么名人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高洋齐文宣帝高...
文章不错《南北朝有什么名人》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