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燕山君为什么没杀晋城大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燕山君为什么没杀晋城大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因为那时晋城太小了,国赖长君,而且册封燕山君为世子的时候,晋城还没出生。
燕山君从小被贞显王后尹氏抚养长大,八岁时被立为王世子,十九岁继承王位。李?在位期间荒*无道,并发动两次“士祸”(戊午士祸、甲子士祸),屠戮朝臣,士林和勋旧两派都被打压,使得人心尽失。
人物生平
在他八岁时(即1483年),被正式封为王世子。其性格非常粗暴且从小就厌恶读书,有人认为他作为王位继承者并不适合。成宗虽然也同意,但并未下废嫡的决定。
弘治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1495年1月20日),成宗过世,十二月二十九日,燕山君即位于昌德宫仁政殿。明孝宗派太监金辅、李珍及行人司行人王献臣来朝鲜,于弘治八年(1495年)六月初三日册封燕山君为朝鲜国王。
燕山君其人
韩国明代中叶年间,第十代君王燕山君是李氏朝鲜史上二位被罢除王位,被废为庶人的君主之一(另一位是第十五代国君光海君)。
燕山君与之后继位的第十一代中宗都是第九代成宗之子,只是两人为不同母亲所生,燕山君为废后尹氏所生,中宗为贞显皇后尹氏所生。
燕山君本性不喜儒士,挥霍无度,当时士大夫党争非常严重,有士人对燕山君告状其小时候生母被废之原因,官方被废原因是骄纵忌妒,燕山君大为不满,就开始整肃当年未帮他生母或是告状的大臣,与后宫其父成宗之妃子,连已入棺材的都开棺鞭尸,又施行暴政,反正所作所为就如同中国古史中的商纣一样,最后一批儒臣武将联合起来废帝,改立执中宗继位,称为『中宗反正』,这批功臣就是目前出现的臣子如朴元宗、南衮、沈贞、洪景舟、成希颜、柳顺汀、尹任等人。
他们当时仗著护国有功,中宗又是他们拥立的,所以被称为『反正功臣派』,而中宗的第一任皇后尹氏,是燕山君时代权臣尹守慎女儿。
功臣反正中被杀,所以这批以朴元宗为首的功臣派害怕皇后报复,所以主张废后,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
然后就是这批功臣为巩固势力,纷纷将族中女子送入宫中当妃子生皇子,分别是敬嫔朴氏(朴元宗之义女)生长子福成君,禧嫔洪氏(洪景舟之女)生锦原君和凤城君,还有成希颜送入宫中的昌嫔安氏,生永阳君和德兴君。
另外尹任的妹妹,后来成为章敬皇后,中宗十年生下一子(后册封为世子,之后的仁宗)就难产死去。
章敬皇后死后,尹家又推出一女子为皇后,就是文定皇后,作风大胆且严酷,对於后宫各内命妇不假颜色。
中宗14年,中宗以反正功臣功名太过,听从年轻的"士林派″儒臣赵光祖等人的建议,削除反正功臣七十六人的勋位,此为『伪勋削除案』,引发功臣派反弹,赵光祖等士林派儒臣被陷害处斩,史称『己卯士祸』。
* 己卯土祸:一五一九年发生之士祸,朝鲜朝燕山君时儒学衰退纪纲紊乱,中宗反正,起用赵光祖等少壮道学者,奖励朱子性理学。
赵光祖以儒教为政治教化基础,欲实现三代王道政治,大事改革,终与保守派功臣郑光弼等互相对立,因此赵光祖剥夺四分之三功臣的勋位,是为士祸原因。
)
* 中宗23年,敬嫔朴氏被赐死,史称『灼鼠之乱』。
权臣南衮与沈贞专权后,中宗26年假借"世子派″的力量,肃清最后功臣派代表沈贞,世子派(尹任派) 金安老与尹任专权。
等到中宗29年文定皇后生下之庆源大君,文定皇后一派以其兄尹元衡为主,与同宗族的尹任一派,因王位继承问题相斗,称为大尹与小尹之争。
后由尹任一派(世子派)获胜,曾重用柳灌、李彦迪等士林派大臣,并追复赵光祖等人的职位,士林派儒士就此卷入大尹与小尹的斗争。
中宗死后,世子继位就是仁宗。
仁宗在位不到一年就死去,由庆源大君继位,就是明宗。
明宗当时只有十二岁,就由母后文定太后垂帘听政,其兄尹元衡逐渐得势专权。
明宗元年,尹元衡与同党郑顺明等人诬告尹任及柳灌等士林势力叛逆谋反,结果尹任等人以叛逆谋反罪被赐死,大尹派被斗垮,史称『乙巳士祸』。
之后以尹元衡为首的小尹派更加专横,骄肆日盛。
等到明宗逐渐长大,其正妃仁顺王后沈氏生下世子(顺德世子)。
明宗9年年满20岁开始亲政,开始重用其皇后外戚李梁,其母亲文定皇后一派势力开始削弱。
明宗19年皇后的弟弟沈义谦弹劾李梁赐死,明宗21年文定皇后与顺德世子相继死去,尹元衡与其妾郑兰贞也被赐毒药而死,明宗23年明宗去世,宣宗继位(中宗之子德兴大院君之子)。
关于燕山君
燕山君(1494年-1506年)——朝鲜的第10代君王。
在中宗反正中被废黜王位,并被赶出皇宫,因病于1506年结束了惨淡的一生。
朝鲜历史上一共有两个废主,燕山君是第一个。
他有着充满阴影的童年,这使得他后来有点心理变态,倒行逆施。
内心扭曲的燕山君即位之后,疯狂地否定一切礼法制度,随心所欲地建立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
得知了生母废后尹氏真正死因后,坚持要按照佛教礼仪重新安葬自己的母亲,为其恢复名号,并杀害了大批劝谏的大臣。
同时为了报仇,杀死先皇的几个妃子,甚至杀死了劝说自己的祖母仁粹大妃。
历史上给予燕山君的评价——暴君。
15世纪末,李朝的政治腐败,党争不绝。
在朝的功臣勋旧官僚集团称「勋旧派」,在书院接受儒家教育的两班子弟和靠科举入仕的新官僚称「士林两班」或「士林派」,两派相互斗争不已。
成宗不满勋旧派的飞扬跋扈,利用士林派加以遏制,士林派势力膨胀。
成宗的皇后尹氏即燕山君的生母,因宫廷斗争被废为庶人,后被赐毒药而死。
她的儿子燕山君因为受到祖母仁粹大妃的庇护而没有受到影响,并在其母死后一年被立为世子。
1494年成宗去世,本来正室贞显王后有机会扶正自己的儿子晋城大君,但因为仁粹大妃的权威,按照长幼顺序立燕山君为国王。
1494年继位的燕山君因要为生母废后尹氏立庙并举行隆重的佛教招魂安葬仪式,从而与士林派发生矛盾,转而依靠勋旧派清洗士林派。
1498年,因士林派名臣金宗直的一名学生在编写《成宗实录》时将金宗直的文稿《吊义帝文》收入,曾被金宗直得罪的勋旧派有名人物柳子光、李克墩指责该文影射世祖篡位。
勋旧派大臣利用国王的愤怒,怂恿燕山君把士林派全部驱逐出 *** ,并诛杀相关者三十多人,酿成「戊午士祸」。
六年之后又发生了「甲子士祸」。
燕山君生母尹氏因嫉妒太甚而在1479年被成宗废位,1482年赐死。
燕山君一直想了解其内幕及参与人,以寻机报复。
他命令春秋馆上奏尹氏赐死的详细过程和有关人员名单,春秋馆被迫如实报告,燕山君从中选出26名「奸臣」,逐一处决。
其中成宗恭惠王后的父亲韩明浍等已故者8人被剖棺戮尸,「碎骨飘风」。
被认为当年诬告的淑仪严氏?郑氏,以及郑氏所育两子——安阳君和凤安君也被赐死。
根据李朝实录中《光海君日记》及《中宗实录》的说法,指责其暴行的仁粹大妃(燕山君祖母)亦被燕山君下令药杀于昌庆宫景春殿。
燕山君除了迫害士林派之外,又因为有大臣用训民正音文字写招贴批判其暴政,所以燕山君下令禁止使用正音。
刚创建不久的朝鲜民族文字发展因此陷入了停顿。
李朝实录称燕山君还将成均馆改为游宴场所。
在宗教方面,李朝太祖、世祖崇佛,而太宗、世宗废佛。
燕山君原本随顺祖母仁粹大王大妃崇信佛教,仁粹大妃去世后,态度一转,开始和太宗、世宗一样对佛教加以破坏。
他撤去三角山藏义寺佛像,赶走寺内僧侣,将教宗首刹兴德寺的佛像废去,寺院改为官用。
1504年,他还废掉朝鲜禅宗首刹兴王寺,移佛像至桧岩寺,改圆觉寺为妓院;自高丽以来所举行的僧科制度也被迫废止。
不久,兴天、兴德寺相继被焚,禅、教二宗本寺俱毁,宗务转移他处。
1506年,燕山君再度掀起丙寅士祸,试图将戊午士祸及甲子士祸中遗漏的士林再度查找处理,掀起了全国的恐怖气氛。
燕山君的种种悖离传统的做法让朝臣们感到恐慌,终于在1506年九月决定举事。
九月一日(阴历),吏曹判书柳顺汀、知中枢府事朴元宗、副司勇成希颜等人发动政变,组织军队扑杀外戚慎守勤和任士洪,随后包围昌德宫,驱散宫中卫队后迫使燕山君退位,并以慈顺王大妃(成宗王后,晋城大君生母)的名义命令燕山君交出国王印玺。
燕山君先是百般抵赖,但最后不得不于九月二日清晨交出玉玺。
政变发起者随即赴晋城大君私宅,将其迎入景福宫,在勤政殿即位,是为中宗。
燕山君退位后与其妻、子一同被流放到江华岛的乔桐,当年十二月被赐死,终年三十岁。
关于“燕山君为什么没杀晋城大君?”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傲儿]投稿,不代表汇盛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s59.cn/hs/2357.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汇盛号的签约作者“傲儿”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燕山君为什么没杀晋城大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燕山君为什么没杀晋城大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文章不错《燕山君为什么没杀晋城大君?》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