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的拼音怎么读

网上有关“敦的拼音怎么读”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敦的拼音怎么读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敦的拼音读法为:dūn。

1.敦的基本释义:

(1)厚道,笃厚:敦朴。敦厚。敦实。

(2)诚心诚意:敦聘。敦请。

(3)督促:“使虞敦匠”。敦劝。敦促。

(4)姓。

2.组词及释义:

(1)温柔敦厚:温和柔顺,诚恳宽厚。儒家认为这是《诗经》的基本精神和教育意义之所在,因指诗文所反映的内容及风格温柔宽厚、委婉含蓄。后也指人温和宽厚的气质。

(2)敦煌变文:敦煌石室中所藏的讲唱体通俗文学作品。是中国·唐·五代时期一种重要的民间文学形式。

(3)敦庞之朴:敦庞:敦厚;朴:没有加工过的,不加修饰。比喻质朴敦厚。

(4)敦仁:仁厚。语本《易.系辞上》:'安土敦乎仁,故能爱。'韩康伯注:'安土敦仁者﹐万物之情也。物顺其情﹐则仁功赡矣。'

敦的例句:

1.落日洒余辉,大漠响驼铃,数千年商贾通途,一路文明犹有待;楼兰添故事,敦煌呈异彩,纵万里风光画卷,而今气象正重来。

2.不过,也正是这境况的困顿、战乱的痛楚,带给敦煌更深刻的生命体验。曾经幸福宁静、繁荣开放的敦煌进入了它至关重要的成长期。

3.甘肃我想和你去甘肃,去看大漠中的绿洲。鸣沙山下的泉水,曲如新月。风沙吹过茫茫大漠,敦煌的莫高窟无声的诉说着历史。我带着你走遍整个绿洲,在回去的途中抵不过困意,你靠在我的肩上,缓缓入睡。

4.当数字化浪潮涌进二十世纪末期的一切领域时,保护敦煌的人们捷足先登,开始了大规模计算机存储与再现系统的研究。

5.然而敦煌是一缕梦幻,是一幅画卷,她流畅的线条,娴雅的外表,美妙的玄音尽在其中。

敦(拼音:dūn、duì),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

敦是中国古代食器,在祭祀和宴会时放盛黍、稷、稻、梁等作物。出现在春秋时期,后来逐渐演变出盖。到战国时多为盖形同体。常为三足,有时盖也能反过来使用。在考古学中念做duì。

青铜器名,古代用来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器皿,由鼎、簋的形制结合发展而成。就饪食器总体的发展变化而言,与鼎中盛肉食相配套的盛饭食的器物,西周是簋,春秋是敦,战国以后则是盒。《礼·名堂位》载:“有虞氏之两敦。”说明其很早就已经从盛储器演变成为礼器。产生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春秋晚期到战国晚期,秦代以后渐趋消失。

引证释义

形声字。从攴,?(chún)声。形旁攴为手持械器治事、击打状,表示敦的本义与击打有关。声旁,为从亯从羊(会以羊祭享意)羊亦声的会意兼形声字,在敦字中表声,敦与?并为文部。古初即假?为敦,表攻伐、挞伐义。 《合集》:“贞:鬼方弗其?”又:“允其?。”禹鼎:“伐噩。”后加形旁攴(突出治、伐义)而成分化字敦。

敦字最早见于战国古文字,初时声旁?的亯与羊两个构件各自独立,后渐结合为一,作、、等形,隶变时又组合为……等形,楷书作敦,是笔意、笔势变化的结合。本义是挞伐(禹鼎例)。引申指治理。

《诗·鲁颂·?宫》:“敦商之旅。”以上读duī。 《说文》本义为恼怒,盖引申义(或假借义)。

《荀子·议兵》:“百姓莫不敦怒。”又引申指督促、劝勉、厚道等。陈纯釜:“敦(督造)者曰?纯。”以上读dūn。

《庄子·列御寇》:“伯昏瞀人北面而立,敦杖蹙之乎颐。”古注训敦为竖。以上读dùn。古代用以盛黍稷的半圆形铜器。

关于“敦的拼音怎么读”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巫马雨诺]投稿,不代表汇盛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s59.cn/hs/2487.html

(12)
巫马雨诺的头像巫马雨诺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巫马雨诺的头像
    巫马雨诺 2025年08月03日

    我是汇盛号的签约作者“巫马雨诺”

  • 巫马雨诺
    巫马雨诺 2025年08月03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敦的拼音怎么读”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敦的拼音怎么读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敦的拼音读法为:dūn...

  • 巫马雨诺
    用户080306 2025年08月03日

    文章不错《敦的拼音怎么读》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