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简介:
高粱,又称蜀黍、桃黍、木稷等,是高粱作物碾去皮层后的颗粒状成品粮,高粱原产于非洲,在中国已有5000年的栽种历史,主要产区集中在东北地区、内蒙古东部以及西南地区。高梁种类较多,一般可以分为用于酿酒的红高粱和食用的白高粱。
营养功效:
高梁所含的营养比较全面,有粗脂肪、粗蛋白、粗纤维、烟酸、生物素、淀粉、钙,磷等多种营养物质。并且,高粱中含有的鞣酸,有收敛固脱的作用,患有慢性腹泻的病人常食高粱有明显的疗效。此外,高粱还有一定的药效,具有和胃健脾、保护肠胃的功效。经常食用高梁,对治疗脾胃虚寒、腹痛腹泻、小儿消化不良等都有一定的作用。
常见做法:
在生活中,高粱还有哪些常见的做法呢?
高粱三色蒸糕、高粱红豆粥、高粱煎豆包、山楂高粱米粥、高粱猪肚汤等等。
稷指的是什么
应该是大蜀黍指高粱,小蜀黍指黄米。两者确实有相似之处,分大小正合适。
玉米是外来品种,明朝时期从墨西哥引入中国,不可能是你说的名字。
高粱别称:蜀黍、桃黍、木稷、荻粱、乌禾、芦檫、茭子、名禾
高粱,拉丁文名:Sorghum?bicolor?(L.)?Moench?禾本科、高粱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秆较粗壮,直立,基部节上具支撑根。叶鞘无毛或稍有白粉;叶舌硬膜质,先端圆,边缘有纤毛。[1]?性喜温暖,抗旱、耐涝。按性状及用途可分为食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等类。中国栽培较广,以东北各地为最多。食用高粱谷粒供食用、酿酒。糖用高粱的秆可制糖浆或生食;帚用高粱的穗可制笤帚或炊帚;嫩叶阴干青贮,或晒干后可作饲料;颖果能入药,能燥湿祛痰,宁心安神。属于经济作物。
黍,俗称黄米,亦称“稷”、“糜子” 。黍是汉族最早用于耕作的植物之一。古代专指一种子实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broomcorn millet)。其子实煮熟后有粘性,可以酿酒、做糕等。
稷(拼音:jì)是汉语二级通用规范汉字?[1]?。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产生时代可能更早?[2]?。稷本义是一种粮食作物,但具体所指说法不一,一说为谷子,一说为高粱,一说为不粘的黍。稷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当作百谷之长。稷由百谷之长演变为五谷之神,和土神合称“社稷”,后成为国家的代称
稷(拼音:jì)是汉语二级通用规范汉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产生时代可能更早。稷本义是一种粮食作物,但具体所指说法不一,一说为谷子,一说为高粱,一说为不粘的黍。稷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当作百谷之长。稷由百谷之长演变为五谷之神,和土神合称“社稷”,后成为国家的代称。“稷”是形声字。金文、小篆、隶书均从“禾”旁,表示与谷类作物有关;“畟(cè)”作声旁,指示读音。“稷”本义指一种粮食作物,但具体指哪一种作物原来并没有统一的答案。《尔雅正义》指出,北方称“稷”为谷子,它所产的米称为小米。王念孙《广雅疏证·释草》中解释道:“稷,今人谓之高粱。”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引用程瑶田《九谷考》的说法:“稷……北方谓之高粱,或谓之红粱。”在现代,稷是一个独立的物种,由于长期栽培选育,品种繁多,大体分为粘或不粘两类,《本草纲目》称粘者为黍,不粘者为稷;民间又将粘的称黍,不粘的称糜。
战国金文中有的字形,这个字形隶定后写作“禝”,有人释为“稷”的异体字。字从示,表示与神明有关,稷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当作百谷之长,所以“稷”引申指五谷之神,故从示;而右部的“畟”是指示读音的声旁。
社稷,原指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祀的土神和谷神。在古书典籍中常用“社稷”来代指国家,如《礼记·曲礼下》:“国君死社稷”。意为国君当与社稷(国家)共存亡。中国自古便以农立国,可见农业对国家的重要性,因此历代的君王都很重视对土神和谷神的祭祀。商周以至清代的帝王,均沿袭社稷的大礼,所以,古代的君王为祈求国土平安,五谷丰登,每年都要举行祭祀社稷大典,久而久之,“社稷”就成了国家的象征,渐渐被用来代称国家了。
本文来自作者[访客]投稿,不代表汇盛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s59.cn/hs/275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汇盛号的签约作者“访客”
本文概览:食材简介: 高粱,又称蜀黍、桃黍、木稷等,是高粱作物碾去皮层后的颗粒状成品粮,高粱原产于非洲,在中国已有5000年的栽种历史,主要产区集中在东北地区、内蒙古东部以及西南地区。高...
文章不错《高粱的营养价值》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