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要了解佛像的特点。金铜佛像作为宗教崇拜的对象,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它的宗教性。佛像体现佛教的庄严、神圣、慈悲的精神。所以在造型的制作上,它必须严格遵循佛教的教义规范,也就是造像仪规。
其次是它的社会性。造像要有人崇拜,就必须与现实社会息息相关,在不同的时代,为了让人们理解和接受佛教精神,就要迎合不同时代的审美情趣。这就使各个时代的佛教造像,体现出各自鲜明的时代特征。
其三是它的艺术性。无论是宗教性也好,社会性也好,要体现出来,都必须经过艺术手段的加工。所以,对于金铜造像必须从造型、时代和工艺三方面来欣赏和鉴定。
2、鉴定方法。要正确鉴定佛像必须具备四方面的知识概念,这就是地理概念、历史概念、文化概念和宗教概念,这就是要了解中国和古印度的历史,了解佛教产生和发展的有关知识。
一般的鉴定要点归纳为以下六点:一看面相和体形,二看手印与坐姿,三看标识与坐骑,四看细部与装饰,五看材料与质地,六看铭文与题记。如果能注意到以上几点的话,基本上就可以做到正确的鉴定了。
首先,所谓标识和坐骑、佛像的手印、坐姿都是有定规的,只要仔细观察和对照,就可正确地为一件造像定名,分清是佛还是菩萨,究竟是哪尊佛哪尊菩萨。正确的定名是正确鉴定的前提。
再者,佛像的面相与体型,是鉴定佛像的关键。它包括面部的五官、身材的比例、肌肉的表现、整体的风格等等,哪怕同一朝代的不同时期,也有很大的差异。比如清代康熙、乾隆时期和嘉庆、道光时期的造像,就有着一定的差别。
其后,所谓细部与装饰,可以说是佛像鉴定时非常实用的小窍门。如明代莲花座与清代莲花座上的莲瓣装饰,明代莲瓣精细而长,且瓣与瓣中有小型三角装饰,而清代莲瓣则显得粗壮,瓣与瓣间也无装饰。因此,明清金铜佛像看莲瓣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再有材料与质地,这是鉴定中最为直观的。铜佛像的材料主要有青铜、黄铜和红铜。我们在鉴定时,要注意不同的时期用铜是不同的。再有就是不同地区或受不同地区影响而生产的佛像,用铜和用料也不相同。
最后是注意铭文和题记。铭文与题记是造像本身提供给我们的文字鉴定内容。一般说佛像上的题记从佛像一出现就有了。明代有“大明永乐年施”和“大明宣德年施”款,清代则为“大清乾隆年制”款,这两个朝代只有这3个款识较多,其他年号一般不刻款。
扩展资料
明代金铜佛像神态优美,用材精良,特别是明宣德(在位1426—1435)观音金像,其审美意识和制作工艺达到极高水平。确立了汉传观音像的标准造型并沿传至今。宣德观音采用纯金制作。小巧精致,生动祥和,形态优美端庄。
宣德皇帝朱瞻基赋予观音永远的慈祥,永远的微笑。比之同时代的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其微笑更加生动迷人。且工艺制作难度比《蒙娜丽莎》更要难上许多倍。
你的上面显示的是:
大明永乐紫铜鎏金观音像。
观音菩萨的像,都是以女面貌存在于世,手在衣服里的比较少见。这是观音菩萨静心修炼的状态。观音菩萨不是佛。
很多家都请观音菩萨供在家里,供观音菩萨好。南无救苦救难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本文来自作者[千桃]投稿,不代表汇盛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s59.cn/hs/279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汇盛号的签约作者“千桃”
本文概览:1、首先要了解佛像的特点。金铜佛像作为宗教崇拜的对象,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它的宗教性。佛像体现佛教的庄严、神圣、慈悲的精神。所以在造型的制作上,它必须严格遵循佛教的教义规范,...
文章不错《如何鉴别明代铜佛像年代》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