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尽可能晚的让孩子接触和玩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
孩子上学前尽量不要给孩子玩太多的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当孩子上学后,有了一定的自制力,再慢慢培养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习惯。特别是两三岁以前的孩子,一定不要给他们玩,因为屏幕的刺激对眼睛的发育影响很大。
二、尽可能隐藏家中的电子产品,不让孩子知晓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手机、ipad这些电子产品尽可能地放到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而且告诉他这是妈妈用来工作的,不是玩的,那么孩子的第一兴趣就会减弱很多,转去关注其他东西了。
三、家长以身作则,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玩游戏等
家长要以身作则,不管多么喜欢玩游戏,只要孩子在身边,都不能玩。如果想玩,可以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单独一个人玩。法律上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自己沦为手机的奴隶也就罢了,可别影响孩子。
四、孩子调皮时,不要把玩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当作奖励
这是很多家长会犯的错误,只要孩子不听话、不吃饭时,就把电子产品给孩子玩,作为吃饭或听话的交换条件。经常这样,一旦孩子想玩了,就会闹,不吃饭,做什么都不愿意,跟你撒泼,这时候,估计很多家长都没辙了,一旦习惯养成是很难改变的。
五、多给孩子一些有趣的图书或是带孩子户外活动,参加集体活动
一旦孩子已经上瘾了,那也不要太急,慢慢帮孩子戒掉。可以试着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譬如给孩子很多有趣的图书,带孩子一起读故事,或是带孩子到户外去活动,让孩子交朋友,慢慢培养孩子的各种其他兴趣,这样孩子玩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的兴趣就会慢慢降下来。
六、上学了需要使用时,控制时间与内容,避免游戏的诱惑
等孩子上学之后,由于学习的需要,多多少少会用到这些电子产品,比如小猿搜题、猿题库、家长帮、百度作业帮、有道词典等等。那么这个时候,尽量不要在手机、ipad上面安装游戏等容易上瘾的应用,尽量多安装一些学习工具或是与学习相关的学习软件。
七、多一些时间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培养兴趣
对于有的孩子来说,玩游戏也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的。比如爸妈特别忙,根本无暇顾及孩子,这时候孩子就会利用游戏来消磨时间,长此以往,就对游戏产生了依赖感。
八、和孩子约法三章,并且依法治家
有的孩子现在已经对手机产生了不可磨灭的情感,没了手机,人也处于生不如死的状态,如果用枪指着孩子,残忍地把手机收起来锁在保险柜里,顺便把保险柜的钥匙也锁进保险柜里,这样可能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严重的伤害,他们盛怒之下可能会做出过激的行为。
九、让孩子自己赢取玩手机的时间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冒险的行为,但是对于那些短时间内确实不可能完全脱离手机的孩子来说,确实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这种家国情怀使得孩子不忍离去。
十、让孩子意识到玩手机的危害,帮助孩子增强自控能力
有的孩子从来不觉得玩手机有什么危害,如果说考试考差了,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没有发挥好,这跟玩不玩手机没有太大关系,班上的学霸们也都是一边打游戏一边复习。
如何戒掉手机去认真学习?
随着手机的普及,孩子拥有自己第一部手机的时间也越来越提前。有些家长在给不给孩子买手机方面犹豫不决,害怕孩子过度使用变得失控,反而引发亲子矛盾。
看看下面这位美国家长有什么妙招?
亲爱的格雷戈里:
现在你已经骄傲地拥有一部手机了。太棒了!你是一个优秀的、有责任心的13岁男孩,理应得到这份礼物。
不过在接受这份礼物的同时,你还得遵守一些规章制度。
请把下面的使用合约从头至尾读一遍。我希望你能明白,我的职责是把你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对社会有益的年轻人,从而能够适应新技术且不被其左右。
如果你没能遵守下列约定,我将终止你对这部手机的所有权。
第一点:
这是我的手机,我付钱买的。我现在把它借给你用了,我是不是很伟大?
第二点:
手机密码必须要让我知道。
第三点:
如果电话铃声响了,就一定要接听,因为这是一部电话。接起电话要说“你好”,要有礼貌。
永远不要因为来电显示是“妈妈”或者“爸爸”,就故意不接。永远不要这样做。
第四点:
周一至周五晚上7:30、周末晚上9:00,准时把手机交给我或你爸。我们会把手机关机,到第二天早上7:30再开机。
第五点:
手机不能带到学校。你要学会与那些你用短信联系的人面对面地聊聊天,因为这是一种生活技能。如果遇到只上半天课、外出参观学习以及有课外活动等情况,可另行考虑。
第六点:
如果手机掉进厕所、摔到地上或是不翼而飞,你得承担更换零件的费用或负责维修。
你可以做家务、存零花钱或者把一部分生日礼金存起来。这样的事难免发生,你应当做好准备。
第七点:
不要利用这个高科技产品说谎、愚弄或者欺骗他人。不要在电话里说一些伤害他人的话。要做一个良友,或者干脆远离争端。
第八点:
远离色情内容。用手机上网时,只能搜索和浏览那些可以坦然与我分享的信息。如果你对任何事情有疑问,可以找个人问问,最好是问我或者你爸。
第九点:
在公共场合要把手机设成静音,并收起来放好,尤其是在餐厅、**院或者与另一个人交谈的时候。你不是一个无礼的人,不要让手机改变这一点。
第十点:
不要发送或接收你或者其他任何人身体私密部位的。不要笑。不要以为你很聪明,有一天也会被诱惑去做这样的事。
这有很大的风险,可能会毁掉你中学、大学乃至成年后的生活。这永远是个坏主意。
网络空间浩瀚无边,其力量远比你想象的强大,你很难让任何诸如此类的大事不留痕迹,包括坏名声。
第十一点:
不要无休止地拍照和录像,没有必要把一切都记录下来。要用心体验生活,这些生活经历将会在你的记忆中永存。
第十二点:
有的时候可以不带手机出门,并且决定这么做时要心无挂碍,不要觉得不安。
手机不是活物,也不是你身上多长出来的东西,要学会抛开手机生活。不要总是生怕自己错过了什么,要让自己的内心更强大。
第十三点:
下载一些新潮的、古典的或者与众不同的音乐,不要像你的无数同龄人那样,全都听一模一样的歌。
你们这一代人有着史上无人能及的便利条件,可以接触各种各样的音乐。好好利用这个优势,开阔你的眼界。
第十四点:
不要总盯着手机,抬起头来,留意你周围发生的事情,看看窗外,听听鸟鸣,散散步,和陌生人说说话。保持一颗好奇之心,不要总用谷歌寻找答案。
第十五点:
假设有一天你把生活搞得一团糟,那时我会收回你的手机。
我们会坐下来谈心,然后再从头开始。你和我都在不断学习。我是站在你这边的“队友”,让我们共同面对。
戒掉手机认真学习的方法介绍如下
一、尽量不要用手机拍照
很多女性喜欢用手机拍照,出去吃饭、旅游或逛街都会自拍,再加上各种修图等,势必会延长玩手机的时间。所以没有必要时尽量不用手机拍照,能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二、退出没有意义的群
无论是QQ群还是微信群,尽量退出没有意义的群。因为微信群不能屏蔽群消息,一些有强迫症或好奇心的人看到新消息后会忍不住的点开,这样势必会分散注意力。
三、延长掏手机的时间间隔
很多年轻人每隔几分钟就拿出来看一下手机,这已经成为了他们习惯。特别是和他人吃饭或聚会时玩手机非常不礼貌。尽量关闭娱乐APP的通知,以免分散注意力,在工作或想问题时尽量把手机调成静音。
本文来自作者[燕俊轶]投稿,不代表汇盛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s59.cn/hs/301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汇盛号的签约作者“燕俊轶”
本文概览:一、尽可能晚的让孩子接触和玩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孩子上学前尽量不要给孩子玩太多的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当孩子上学后,有了一定的自制力,再慢慢培养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习惯。...
文章不错《让孩子戒掉玩手机的10个方法》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