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嫡庶的一些问题

第一:“庶祖母”“庶外祖母”这个叫法,我是有见过的,这个是正确的。是孙这一代对爷爷那一辈的妾的叫法,通常这个妾应该是有儿女的。而叫这个的通常是这个妾的子女生的儿女,当然有时嫡系的孙辈出于礼貌也会叫。

确实他们也只有一位母亲,是正室夫人,但是我没见古书中有这个叫法的,或者你看的是先秦时代?不知道是哪些出处,还望能回复一二,我不清楚你所的是书中有这个叫法的是哪些书?或者当时作者的背景是什么?(这个我要好好研究后再回你。)

第二:姨娘这个是指的小妾,以清红楼梦为例,母亲的妹妹叫姨妈,姨娘好象是说的婢妾,至少尤二姐就没叫姨娘,她属于良妾,管凤姐也能叫姐姐。

什么姐的,这个是明代对女子的叫法,却不一定说的是妾,至于姑娘,汗,这个吧,在清朝有这么叫过,我在晚清一位皇室遗族的回忆录中见过这个说法。

个人认为,从姑娘这个称呼开始有为止算起来的话,基本明代以前是没有这么叫的。

唐代是叫某某娘,小娘子,娘子,明代是叫姐,没人叫姑娘。这个叫法理论上是清朝才出现的。

第三: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根据身份等级不一样,拥有的妾数量也不一样,平民百姓是没妾的。除非四十岁无子,才可以打个报告申请下。汗,妻子一般是1个,极少出现2个以上,若有,皇帝特许的。否则那是重婚罪。

第四:妾不能上族谱,生子的妾可以在儿子一栏注上生母什么人。

没有什么所谓贵妾的说法,若有接近,那最多是历史上出现过的滕,但是唐朝之后就逐渐消失了,以后就只有良,贱之分。唐朝以前的族谱未见过实物,不知详情。

不过据我所知,能有滕的,先秦时代是诸侯以上,还属于顶级,而在唐朝五品官以上有滕,但是据我从前后文推测,他这个含义和妾也没什么两样,应该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没有贵妾的说法了,只有良贱之分。

因为滕的存在意义是,当初诸侯娶妻,只娶一次,那么这个娶的女子不一定会生下儿子,于是为了保证两国联姻的稳固,保证这个嫁的女儿妻子的地位,于是才有滕的出现。而诸侯无再娶妻子的事情,那么他就可以在滕中选择一位扶为国君夫人。

“浪漫__壊囡孩”:您好。

庶:读shu第四声,宗法制度下指家庭的旁支。

庶出:指妾(小老婆)所生子女,区别于“嫡出”。

庶母:旧时子女称父亲的妾。

庶祖母:旧时孙辈称祖父的妾。

祝好,再见。

本文来自作者[访客]投稿,不代表汇盛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s59.cn/hs/3298.html

(3)
访客的头像访客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访客的头像
    访客 2025年08月09日

    我是汇盛号的签约作者“访客”

  • 访客
    访客 2025年08月09日

    本文概览:第一:“庶祖母”“庶外祖母”这个叫法,我是有见过的,这个是正确的。是孙这一代对爷爷那一辈的妾的叫法,通常这个妾应该是有儿女的。而叫这个的通常是这个妾的子女生的儿女,当然有时嫡系...

  • 访客
    用户080906 2025年08月09日

    文章不错《古代嫡庶的一些问题》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