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越甲可吞吴全诗

三千越甲可吞吴全部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翻译过来是有志气的人应当像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灭大秦。也要像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吃得苦中苦,然后吞吴国,获得胜利。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来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翻译过来是项羽带兵过河后,把船凿沉,把吃饭的锅给打碎,把住的地方烧了,带三天的军粮,表示不留后路的取得胜利。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来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吴既赦越,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翻译过来是吴王赦免了越王,越王勾践回国后把苦胆放于座前,起来就尝苦胆。最后靠着三千士兵就报仇打败了吴国。

三千越甲可吞吴整首诗:上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下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三千越甲可吞吴”出自蒲松龄撰自勉联。意思是,有志向的人,事情一定能做成,项羽破釜沉舟,秦朝的百十座城池都归了楚国。

用心刻苦的人,老天不会辜负他,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国士兵打败了吴国。

蒲松龄为了激励自己不断发愤读书和创作,在压纸用的铜尺上刻上了此联,后悬置于书屋聊斋书房。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济南府淄川(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

中国清初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总近200万言。蒲松龄生前,《聊斋志异》刊行后,遂风行天下。在其后一个时期里,仿效之作丛出,造成了志怪传奇类小说的再度繁荣。许多篇章不断被改编为戏曲、**、电视剧,影响是深远的。《聊斋志异》还很早便走向了世界,蒲松龄为中国、为世界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文来自作者[边东耀]投稿,不代表汇盛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s59.cn/hs/3312.html

(8)
边东耀的头像边东耀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边东耀的头像
    边东耀 2025年08月09日

    我是汇盛号的签约作者“边东耀”

  • 边东耀
    边东耀 2025年08月09日

    本文概览:三千越甲可吞吴全部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翻译过来是有志气的人应当像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灭大秦。也要像越王勾践卧薪...

  • 边东耀
    用户080908 2025年08月09日

    文章不错《三千越甲可吞吴全诗》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