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梅尚程荀四大名旦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确实如你所言,因为当
时不允许男女同台演出,所以女性角色多由男人扮演。另外在后来的
演唱实践中发现,其实男人演女人在一些方面是更有优势的,尤其是
男人的声音条件,调门高,舞台生命长等,所以男旦虽然在解放后不
如以前,但仍然得到了一些发展。
京剧中的花旦明明是女性角色,却为什么是男人扮演?
按照标准来说,京剧里的人物、“旦角”是女性。但是名旦把部分是男的。原因:①青衣。表演是以唱工为主,动作幅度比较小,行动比较稳重。念白都是念韵白,一般不念京白,而且唱工相当繁花旦是以做工和说白为主。男的较女的胜任这一方面。 ②花旦。在说白上以京白为主,人物性格一般都比较活泼、开朗,动作也比较敏捷、伶俐。男人的情绪表达在动作上比女的到位。 ③武旦。表演精通武艺。狭义仅指一些扮演善短打的带有非正规色彩的女性角色,穿短衣裳,一般不骑马,重在武功,重在说白。还有一种特殊的技巧,就是打出手。短打武旦不太注重唱和表演。 另一类是长靠武旦,就是妇女也穿上大靠,顶盔贯甲。这样的角色,一般都是骑马的,拿着一把尺寸比较小的刀,所以有个专门名词叫刀马旦。因此女的自然也在打斗上比不上男的生猛。 ④老旦。表演特点,就是唱、念都用本嗓,用真嗓,但不像老生那样平直、刚劲,而是像青衣那样婉转迂回。这方面,女的声带窄且薄,是具有一定优势的,可是肺活量跟喉咙也不及男的。于是,很多女的唱功虽好,却不如男花旦来得够气势够韵味。 ⑤彩旦。是一个行跨旦、丑两个行当的角色,年龄跨度比较大以做工为主,表演、化妆都很夸张,是以滑稽和诙谐的表演为主的喜剧性角色。男的在鼻梁画白,效果比女的好吧!况且,男的扮媒婆类更搞笑。 ⑥花衫。集青衣花旦等表演行当于一体的唱、念、做、打并重的一种新的旦角行当,也就是说,她集中了青衣的端庄严肃,花旦的活泼开朗,和武旦的武打工架。创立于王瑶卿,成熟于梅兰芳及其他三大名旦。 一综合,就更知道为什么男花旦那么出名了。
京剧旦行是一门跨越性别的艺术,这么说的原因是:在京剧形成之初并没有女演员,所有角色都由男伶扮演。
直到同光年间,上海的李毛儿才组织了一个由女子组成的班社——京剧髦儿戏,而这个班社便是女性京剧演员的开端。
据资料记载,1894年,第一家京剧女子戏园美仙戏园开张。1900年,群仙、丹桂两大女子戏园先后开张。民国后,北京开始允许女性演员登台演出。五四以后,随着女性解放思潮的高涨,越来越多的女性演员加入京剧的队伍,一些戏曲班社也开始正式招收女学员。
女演员的大量加入,给京剧的角色行当和剧目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扩大了旦角的影响力。虽然,女性演员的加入固然为京剧带来了不少积极影响,但是在清末时期,京剧舞台上的女性演员还较少,京剧旦角艺术还是主要由男性演员来支撑与维系。
京剧旦行早期发展得很慢,当老生行当的程长庚、张二奎、余三胜形成各自流派的时候,旦角艺术还处于探索阶段。
当梨园都在谈论“老谭”(谭鑫培) 的时候,旦角演员们还默默地蹲在戏园子后台的拐角处琢磨着自己的前程。
直到清末,旦角才迎来了自己的春天,以陈德霖、王瑶卿为代表的这批优秀的男性旦角艺术家的崛起终于改变了旦角的命运。
从京剧发展史的视角来看,王瑶卿的改革无疑为旦角艺术的发展打开了新局面,后起之秀正是在他的鼓舞下才有了更进一步革新的勇气。作为著名的京剧教育家,王瑶卿培养、指点了众多弟子。“四大名旦”或是直接拜在王瑶卿门下,或是接受过其指点,都曾受益于他。所以若论旦角行当的崛起功劳,头功要记在王瑶卿的名下。
王瑶卿开启了旦角艺术革新的先河,“四大名旦”则将旦角艺术推向了高潮。以梅兰芳为代表的“四大名旦”不但表演艺术精湛,而且谦虚好学,富有改革精神。王瑶卿创造的花衫行当在“四大名旦”的身上演绎得愈发唯美动人。
本文来自作者[访客]投稿,不代表汇盛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s59.cn/hs/3545.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汇盛号的签约作者“访客”
本文概览:京剧的梅尚程荀四大名旦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确实如你所言,因为当 时不允许男女同台演出,所以女性角色多由男人扮演。另外在后来的 演唱实践中发现,其实男人演女人在一些方面是更有优势的...
文章不错《京剧中的旦角为什么要由男人来反串?》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