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诺必寡信。
此句出自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老子的《老子》第六十三章,此句的意思是轻易许下的诺言必然缺乏信用。
原文: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译文:
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处理事物,以恬淡无味当作有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要从细微的地方入手。天下的难事,一定从简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从微细的部分开端。
因此,有“道”的圣人始终不贪图大贡献,所以才能做成大事。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看重困难,所以就终于没有困难了。
“轻诺必寡信”蕴含的道理
轻易得到的许诺总是缺少信用,多把事情看得太简单,做起来一定有很多困难。诚实是天道的法则,做到诚实是人道的法则。引申到国家治理上,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
不真诚就不能打动别人。中国有句俗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可以为这句话作注。这句话劝告人们,要以真诚待人,表里如一,不可虚伪。如果表面一套,心里一套,阳奉阴违,终究会露出马脚。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轻诺必寡信
什么必寡信?
三句名言分别分析:
1、轻诺必寡信
意思是:轻易许下的诺言的人,一定很少守信用。
出自《老子》
原文: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释义:不要轻易许下诺言,一旦许诺了,就要认真地去完成诺言,而经常轻易答应对方要求的人,一定都很少守信用!
2、失信不立
意思是:不讲信用的人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3、小信诚则大信立
意思是:对每件小事都讲信用,就可以确立大的信誉。
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原句:不立小信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
释义:对每件小事都讲信用,就可以确立大的信誉,因此君主长期守信用,才会有贤明的君主。如果君主对于赏赐和惩罚没有诚信,那么禁令就无法推行。
以上三句名言都是关于做人要诚信,不可不守信用的句子。三句名言都强调“守信”之后才会有“立信”,而告诫“失信”带来的“寡信”。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意思轻易得到的许诺总是缺少信用,多把事情看得太简单,做起来一定有很多困难。出自春秋时期老子的《老子》。
原文: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译文:天下的大事,刚起步时也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圣人始终不贪大喜功,所以才能成就大业。轻易许下的诺言必然缺乏信用。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因此,圣人总是把事情设想得困难些,所以最终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难事。
赏析: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
本文来自作者[艺梓]投稿,不代表汇盛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s59.cn/hs/3813.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汇盛号的签约作者“艺梓”
本文概览:轻诺必寡信。此句出自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老子的《老子》第六十三章,此句的意思是轻易许下的诺言必然缺乏信用。原文: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文章不错《什么必寡信补充完整》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