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曾国藩家训名言警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曾国藩家训名言警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勤俭节俭的名言警句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2、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3、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子贡
4、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况
5、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6、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7、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8、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徵
9、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10、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11、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
12、奢则妄取苟取,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可以养气也。——罗大经
13、半截粉条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诸生不解余衷曲,反谓余为算细人。——徐特立
14、让自己完全受财富支配的人是永不能合乎公正的。——德谟克利特
15、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萨迪
16、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孟德斯鸠
17、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1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19、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20、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李白
21、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神涵光
22、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周恩来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郭沫若
23、害羞是畏惧或害怕羞辱的情绪,这种情绪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为。——斯宾诺莎
推荐关于曾国藩的书籍?
1.十年饮冰,难凉热血。(梁启超)
梁启超的书房,叫饮冰室,他自号饮冰室主人,文集叫《饮冰室合集》。可以说,”十年饮冰,难凉热血“,就是梁启超先生的座右铭。我们也可以用这句话做座右铭,激励自己为某种事业奋斗终身。
2.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王阳明)
出自传习录,意思是一千个圣人也只是过眼云烟,每人心中与生俱来的良知,才是真正的人生导师。可以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告诫自己为人处世要有良知,能坚守底线。
3.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曾国藩)
出处是《曾国藩家训》,也是曾国藩为人处世的一种智慧。作为一个中国人,学一点曾国藩的传统智慧,对今后的人生之路,会有莫大帮助。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司马迁)
出自《史记》,最开始是司马迁用来评价李广的。李广打仗厉害,但为人木讷,不善言辞。即便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部下的尊重和爱戴。用这句话做座右铭,就是告诉自己要少说多做,行动是证明自己的最好方式。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作为成年人,要学会将心比心,自己不想要做的事情,不要勉强别人去做。这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可以成为座右铭,铭记于心。
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应该多学习,善于向别人取经。因此,可以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一种信念,铭记在心。
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
与其羡慕别人,不如把羡慕的时间,用来做好自己的事情。踏实做事,好好奋斗,是给自己最好的交代,也终将给自己带来最好的答案。
8.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说明人生在世,贵在有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干不成事情。唯有坚持到底,才能有所成就。
9.挫锐解纷,和光同尘。(老子)
出处是《道德经》,原话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意思是隐藏锋芒,与世无争。也就是用清净无为的心态,去看待变化莫测的世态,保持内心平静,最终做到无为而无不为。
10.平生有三不争:一不与俗人争利,二不与文人争名,三不与无谓人争气。(张之洞)
人生在世,如果过于计较,难免心态失衡,每天都会苦闷不已,牢骚满腹。像张之洞一样,不与俗人争利,不与文人争名,不与无谓人争气,其实也是一种莫大的智慧。
1.《曾国藩》唐浩明 著
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通俗,可读性强,艺术地再现了曾国藩平凡且辉煌的一生。本书既写曾国藩的文韬武略,也写他的待人处民与生活态度;既写他的困厄与成功,也写他的得宠与失宠。曾国藩制胜的兵法、治军行政的方针,他独特的人生观、处世哲学,他的文化素养和人格品位等等,都在作品中得以表现。
2.《冰鉴》曾国藩 著
《冰鉴》一书是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它是曾国藩体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因其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而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喜爱。本书其实就是一本他个人对“面相学”的体会和研究报告。?
3.《挺经》曾国藩 著
《挺经》讲的是如何做事,做人,不像现在的那些励志书籍讲的明明白白,书中给的故事和道理都需要自己的思考,自己领悟。?
由于曾国藩没能完成他的这部《挺经》就告别了人世。该书的部分内容、篇章散见在《曾国藩杂著》及其弟子、幕僚的著述中。现在读者手中的《挺经》,是经资深研究员吴樵子历时数载,从《经史百家杂钞》、《湘乡曾氏文献》、《曾国藩年谱》、《曾国藩全集》,以及曾国藩的僚属、弟子的文集、笔记等一百二十余种典籍中辑佚、整理出来的。
全书按李鸿章口述的“挺经十八法”,共分十八卷,每卷分上、中、下三篇。每篇以经为纲,以事为纬,包括经文、经文注译、事典、点评四个部分,事典是从“事”的角度对经文的阐释,绝大多数是曾国藩的所作所为;点评也从经文出发,对经文中出现的以及历史上相类的人物、事件的总结、概括和评析。
4.《曾国藩家书》曾国藩 著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为官鼎盛时期写给家里人的信的辑录,从中可看出曾国藩功高而不震主的秘密。?
《曾国藩家书》内容广博,既有治军为政之道,又有人生处世之谈,自1879年初刊以来,广为流传,是研究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的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
曾国藩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他革新桐城派的文学理论,其诗歌教文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文坛,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5.《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清] 曾国藩 原著,唐浩明 评点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介绍了曾国藩的家世、学养和人脉关系。举凡曾氏大家庭、小家庭的每位成员,与曾氏有较密切交往的亲戚朋友,《评点》中都将眉目清晰的予以介绍。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视角来考察曾氏的思想,分析曾氏有哪些方面对今人仍有启益价值和借鉴价值,是《评点》作者用力最多的部分。比如作者将会细致地分析曾氏有关求缺的思想、惜福的思想、不留钱财给子孙的思想等等。
探索曾氏的内心世界,发表作者的读史领悟,是《评点》的最大特色。比如推动曾氏将湘军做大做强的第一动力究竟是什么?又如曾氏官越大、权越重、心里越恐惧、行动越谨慎。他为什么会这样?作者在评点曾氏为母亲办丧事时,提出了“孝道平衡了“三从四德”’的观点;在评点曾氏教子时,提出聪明并不是人的重要美质等等。
6.《曾文正公嘉言钞》[清] 曾国藩 著,梁启超 辑?
曾国藩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自近代以来,就是中国青年争相学习的楷模。梁启超先生一生对曾文正公推崇备至,对其遗著更是“一日三复”,曾文正公的文集非常之多,不适合一般人阅读,梁启超先生对他认为的精华部分做了摘录,非常方便阅读,白话文翻译也挺不错,此书适合经常翻阅。?
7.《经史百家杂钞》[清] 曾国藩 著
《经史百家杂钞(上下)》是曾国藩编纂的一部古文精华集。共二十六卷。《经史百家杂钞(上下)》一书,是从清末到民国,在社会上流传很广、影响较大、继姚鼐《古文辞类纂》之后的又一部有名的古文选读本。全书共分论着、词赋、序跋、诏令、奏议、书牍、哀祭、传志、叙记、典志、杂记十一类。
曾国藩简介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关于“曾国藩家训名言警句”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访客]投稿,不代表汇盛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s59.cn/hs/663.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汇盛号的签约作者“访客”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曾国藩家训名言警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曾国藩家训名言警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勤俭节俭的名言...
文章不错《曾国藩家训名言警句》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