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料”影后曾“万箭穿心”李宝莉被生活踢到谷底学会了仰视

网上有关““八料”影后曾“万箭穿心”李宝莉被生活踢到谷底学会了仰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八料”影后曾“万箭穿心”李宝莉被生活踢到谷底学会了仰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从《爱情的牙齿》里看人物、看爱情

谭飞: 欢迎颜丙燕,我们接着来聊一聊你的艺术创作。

颜丙燕: 谭老师好。

谭飞: 有人说智齿代表初恋,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你怎么理解《爱情的牙齿》这部作品?

颜丙燕: 《爱情的牙齿》其实是在2005年的年底拍摄的,那部**是我妈妈去世之后我接拍的第一部**,对。其实之前我已经,我妈妈是7月份去世,我就完全拒绝工作了。到目前为止是人生最低谷。

谭飞: 是,能够理解。

颜丙燕: 对,后来是因为这个剧本,看到这个剧本才把我拉回到了生活的正途上,才让我恢复了正常,开始工作,开始接受工作。那个**它原本其实是三个演员。

谭飞: 对,不同年龄阶段。

颜丙燕: 后来导演跟我聊的时候就说丙燕,你一个人演吧,我那个时候已经三十三了。

谭飞: 这个尝试很大胆。

颜丙燕: 第一个阶段其实才十六七岁。

谭飞: 十六七岁演到多少岁?

颜丙燕: 十六七演到四十左右这样,三个年龄段:十六七一个年龄段,二十多一个年龄段,四十多一个年龄段。

谭飞: 就是少女、青年女性到中年女性这么一个变化过程。

颜丙燕: 对,它其实就是三个年龄段的 情感 的不同阶段。

谭飞: 然后通过这个角色拿到了金鸡奖?

颜丙燕: 对。

谭飞: 那怎么理解这个人物比较分裂的这种内心呢?

颜丙燕: 这三个角色一开始导演是分成三个人演,后来突然发现其实这三个故事完全是可以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它是有因为和所以的,每一个女孩子成长到女人。

谭飞: 必经这几个阶段。

颜丙燕: 没错,就是她在经历了什么样的男人,她就会有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谭飞: 也就是意味着男人是女人的学校。

颜丙燕: 是的,我觉得是相互的学校。女人的成长和男人的成长在最快的阶段都是谈恋爱。

谭飞: 对,恋爱让自己成长。

颜丙燕: 对,飞速,你会发现一个男孩子或一个女孩子,他在很快的成熟一定是经历了一场爱情,而且爱情越是撕心裂肺、惊天动地,他成熟得越快。所以《爱情的牙齿》也是一个爱情和疼痛之间这样的关系,就是撕心裂肺的疼痛令人成长,所以她这一个人可以是她的三个阶段的 情感 。

二、**《万箭穿心》不过“千疮百孔”而已

谭飞: 所以女人成长不仅撕心裂肺,有时候可能还得万箭穿心。所以提到颜丙燕老师,大家都知道你最有名的作品还是《万箭穿心》,因为重播了太多次,我在六套都看过四五遍,而且好像一到深夜就让男性万箭穿心,确实我印象很深刻。那么你怎么看待这部作品,在你的表演生涯中的一个位置?但是可能有另一个话题,大家太记得《万箭穿心》,是不是对其他作品反而忽略了?

颜丙燕: 其实对于我来说每一个作品都一样,我花的心思和我做的工作其实都是一样的,包括今天下午展映的《牛郎织女》,在国内都没上映,但是我付出的是一样的,我对待的也是一样的。在国内投资方决定不上,因为他在欧洲已经赚钱了,他就不愿意在国内再上了。

谭飞: 投资方多好,一点都不想挣大钱。

颜丙燕: 但是我就特别珍惜每一次在国内上映的大银幕的机会,所以我都愿意来参与,对于我来说是一样的。那么《万箭穿心》其实很幸运,它真的在国内上了大银幕,跟观众见了面,且入围,拿了很多奖。《万箭穿心》它本身虽然叫《万箭穿心》,但是它其实是一个非常幸运的文艺**。

谭飞: 而且李宝莉她是一个很底层的人物,她塑造成功你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当然一口武汉话是很重要的,就是那种在地感是很重的,而且你把她捕捉得很准确,那么你觉得还有什么原因让这个人物那么的深入人心?

颜丙燕: 其实特别深入人心的、最直接的点是方方老师写的好,她的小说里写的人物的个性就特别好、特别生动。其实在**当中的表现,因为有一些审查的制度,我们其实让她已经没有那么穿心了。比方说在小说中是公公婆婆合起伙来对付宝莉,因为老人认为是宝莉害死了儿子。

谭飞: 设坑、挖坑。

颜丙燕: 包括教唆孙子——是你妈杀了父亲。这些我们其实都去掉了,只留了一个婆婆,保持在一个比较中立的这样的一个角度上。包括儿子,原小说其实是妈妈一直供儿子“大学毕业之后”,儿子才一脚把妈妈踢出去,我们也把它提前到了“考上大学”。

谭飞: 就没那么让人难受。

颜丙燕: 因为他还是个孩子。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生活还是有希望的,如果要是已经完全成人了,他做这个事情太绝望了,所以其实我们还是做了一些比较柔软的这样的一些调整。

谭飞: 比如说在锐度上并没有万箭穿心,可能也就千箭。

颜丙燕: 对,千疮百孔。

三、 李宝莉的悲剧在于德不配位

谭飞: 但是就算这样,确实我看完之后觉得李宝莉这个人物给人又爱又恨的感觉:爱是因为她实际上是为了爱付出很多的女人,恨是因为她对如何去爱还处于一种很懵懂的阶段。你怎么理解她的这种矛盾性,以及她性格和命运轨迹的一个关系?

颜丙燕: 其实李宝莉是这样的,就是我们总拿来说她的一句话——德不配位。

谭飞: 详细说说,怎么个德不配位?

颜丙燕: 宝莉就是这样的一个实例。原本她的父母是市场卖小菜的,对于她的生活轨迹而言,她应该可能一开始就跟健健谈恋爱去,或者是那个层面的人,可能会很好,会很平安、很长久。恰恰宝莉有几分姿色,恰恰她又遇到了马学武——一个知识分子,这个知识分子恰恰在那个时候需要一个有城市户口的这样的老婆。宝莉又长得不难看,虽然她家里是卖小菜的,但是她符合了当时马学武的要求,所以他俩阴差阳错地就弄到了一块儿。对于李宝莉来说,她嫁给了一个知识分子,之后她又没有去追上丈夫的层次和脚步,她没有说去读书、去上学、去丰满自己,她还是卖小菜的作风,她还是那些感悟和认知,这样就导致她非常恐惧自己会失去丈夫,会失去现在的家庭。影片一开始她就搬进了楼房,她很开心,但是她同时又很紧张。所以她对于丈夫的那种态度和对儿子的那种态度,其实是一种“死死地抓住”,我们老说沙子你抓得越死......

谭飞: 沙子抓得越死,漏的越快。

颜丙燕: 对,宝莉其实就是这样的一个状态。她最后终于把最后一粒沙子给挤出去了——丈夫也死了。其实她不理解事情为什么会发展到这步田地,而观众是看得清楚的。但宝莉的可爱之处在于什么呢?在于说生活一脚把她踢到谷底了,她学会了仰视。

谭飞: 这句话很经典。

颜丙燕: 对,她学会了仰视,她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往前走,而不是怨天尤人——我怎么这么惨、我怎么这样?没有。她想的是以我的能力如何继续背着儿子、带着婆婆往前走,我能做什么力所能及的事。她不再去心高气傲,她不再去有虚荣心,所以她做了一个最简单、最朴实的一个工作,卖力气就能赚到现钱,然后供儿子、供婆婆。这也是宝莉跌入谷底之后的她的那种精神,让她成了一个很有生命力、很有希望的一个人。

四、 武汉人的地方特质无法被定义

谭飞: 所以一个普通女人的力量也不可小视,其实就跟方方自己一样。我们也说到拍摄地是汉口,也知道今年武汉发生了那么大的疫情,我不知道你在武汉曾经刻骨铭心地拍过戏,你看到疫情的时候,你自己本人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内心?是不是也万箭穿心?因为确实可能有很多朋友、旧好在那儿。

颜丙燕: 对,我当时其实就给很多朋友都打过电话,我说:还在武汉吗?怎么样啊?要小心、要注意安全。也真的是在初期的时候。

谭飞: 流泪了吗?

谭飞: 你怎么看“武汉人”和“一个城市跟一个**的关系”?因为地域很重要,特别是她武汉人的性格,一定跟李宝莉她本身是特别像的。

颜丙燕: 其实就是《万箭穿心》这个**,我个人有一个特别大的遗憾,武汉话说的不够标准。

谭飞: 你觉得还不够标准?我们听已经是不错了。

颜丙燕: 我已经是拼尽全力了,因为在一开始确定的时候,没有确定是武汉话,确定的是普通话,因为希望是全国各个地方都能听懂,所以一开始定的是普通话版,我没有做任何准备。一直到了武汉,我们临开机的前一天,我跟导演在讨论一句台词,就是那一场说搬家的时候,李宝莉坐在车里头,她老公带着孩子骑自行车,她特别开心、洋洋得意地说:“马学武,”她那个原词是“你莫掉队撒!”她其实是特别有在地感。然后我说,导演,我普通话怎么说?“你别掉队?”好像咱不会这么说话。

谭飞: 都不太像。

颜丙燕: 都不对,都不准,弄来弄去最后说要不然我们就用武汉话算了。我说那好。我当时也是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武汉话有多难。

谭飞: 武汉话不好说。

颜丙燕: 因为我之前,就是今天的《牛郎织女》,我是倒了四川口,咱们听起来四川话跟武汉话很像。

谭飞: 其实差别很大,我是四川人。

颜丙燕: 其实天差地别,而且反倒是你更难以区分。所以当时连夜找了武汉的一个小姑娘过来,然后一句一句地帮我教台词。

谭飞: 为了把台词的音说准。

颜丙燕: 对,但是还是有遗憾,毕竟有的时候说快了以后,或者是说急了,情绪到的时候就不准了,就不知道是哪的话了,就很遗憾。

谭飞: 表达得快的时候,因为你要学方言,情绪到了你可能发音不是那么准,但要传递的内容并没有缺失。

颜丙燕: 对,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武汉人的地方的这种特质和她的气质是非常特别的,你用别的、你看用普通话你就很难去呈现她。

谭飞: 我觉得就跟武汉最流行的食物热干面一样,武汉热干面很奇怪,又干,但是它份量又不大,一碗里面可能装几十根面。

颜丙燕: 对。

谭飞: 特别好吃,特别突出。

颜丙燕: 而且特别顶饱。

谭飞: 特别奇怪的一种气质。

颜丙燕: 其实武汉人的这种气质,你很难描述,又很难替代。他们的坚韧和自信以及热情,他们的开朗,让你特别难以去用很确切的词汇去描述他,所以只能用武汉话去演。

谭飞: 就跟 《乘风破浪的姐姐》一样,是无法被定义的武汉人。

颜丙燕: 无法被定义的自己。

谭飞: 因为颜丙燕老师在语言方面是有天赋的,能不能在我们镜头前说一句武汉话,也说一句四川话,我们听一听武汉话跟四川话的区别。

颜丙燕: 我都已经忘了。

谭飞: 武汉话来一句,四川话应该也可以。

颜丙燕: 武汉话,我想想,正宗的武汉话。正宗的武汉话,但已经不准了。

谭飞: 四川话,如果说正宗的四川话,应该怎么说?

颜丙燕: 怎么说?

谭飞: 正宗的四川话它是往下降的,武汉话是往上扬的,还是有区别。

颜丙燕: 有很大区别,然后它的每一个字的调好像都其实是不一样的。

谭飞: 说明颜丙燕老师还是很喜欢挑战自己的。

颜丙燕: 好玩。

五、 演员的表达方式更丰富,对艺术有种“贪心”

谭飞: 我发现你很喜欢去尝试许多新鲜事物。

谭飞: 艺术就是需要贪心。

颜丙燕: 就是很好玩。

谭飞: 当时拿了八个影后,基本上可能是中国华人圈的影后都拿到了。

颜丙燕: 没有,并没有。

谭飞: 有哪一项没拿?你自己主要的遗憾是哪一项。

颜丙燕: 别说了,说完你又得扯别的话题,然后又得罪人了。

谭飞: 但是我看的出颜丙燕老师的遗憾,但遗憾也是一种美。好我们下次接着聊一聊你得奖之后的感受。谢谢颜丙燕。

颜丙燕: 好的,谢谢谭老师。

我马上要去武汉生活了,请问各位有没有什么网站能推荐给我了解武汉?

简介: 公司前身为武汉得意生活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6月8日,2016年7月22日,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为武汉得意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汪芳

成立时间:2013-06-08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20105000109253

企业类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武汉市汉阳区龟北路1号文化创意产业园9幢2楼3号

1.汉网,是武汉地区的权威媒体——长江日报主办的。 汉网的特色是:新闻性综合网站,提供本地化、个性化的服务。 汉网最大的优势是内容——一家具有50多年历史的新闻机构之特长,并延伸出社区、商务等服务。 汉网的前身是长江日报电子版,长江日报1949年创刊。经过半个多世纪洗礼,已成为武汉地区最具权威性的媒体,贯通长江,辐射华中,具较大影响力。长江日报日出16个版(在不远的将来还会扩版),旗下有《武汉晨报》、《文化报》、《现代健康报》和《每周证券》等多个子报,这些报纸的数百名新闻工作者保证汉网新闻信息量的巨大,内容的丰富多彩。

2.荆楚网,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主办,是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的湖北省唯一的重点新闻网站,被湖北省委、省政府赋予占领阵地、公开政务、引导舆论、发展网络文化的重要使命。 2008年,进入中国报社网站十强、中国新闻网站十强,在中国商业网站500强中位居第110位。目前,日访问量突破2000万人次。

3. “长江互动传媒网”(简称“长江网”)是经武汉市委、市政府决定,由湖北省政府新闻办申报,国务院新闻办批准的武汉地区唯一的综合性新闻网站,是全国重点地方新闻网站。根据武编[2002]40号文件精神:长江互动传媒网为副局级事业单位,隶属市委宣传部。

4.腾讯新闻中还有个“大楚网”,也可以了解些。

这些都可以试试,找自己最喜欢的。

关于““八料”影后曾“万箭穿心”李宝莉被生活踢到谷底学会了仰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访客]投稿,不代表汇盛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s59.cn/hs/668.html

(30)
访客的头像访客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访客的头像
    访客 2025年07月21日

    我是汇盛号的签约作者“访客”

  • 访客
    访客 2025年07月21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八料”影后曾“万箭穿心”李宝莉被生活踢到谷底学会了仰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八料”影后曾“万箭穿心”李宝莉被生活踢到谷底学会了仰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

  • 访客
    用户072101 2025年07月21日

    文章不错《“八料”影后曾“万箭穿心”李宝莉被生活踢到谷底学会了仰视》内容很有帮助